二、全文提要:
晚清华北定期集市数的增长及对其意义之一解 王庆成
[关键词]华北 集市 增长 贫困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集市数的增加首先与人口有关;但并非完全是正相关的关系,在 不少情况下,一个集市可为X的人口服务,也可为2X或3X的人口服务。集市数增加,意味着农产商品化和商品流通量的扩大,显示出经济繁荣的景象;但在晚清,人均耕地减少,农民贫困度增加,农民为维生而会更多地卷入商品经济,会更多地利用剩余人力以发展低成本的各色家庭工副业,这些对集市贸易量和集市数增长都起着作用。故贫困是晚清北方农村商品流通量扩大的原因之一。
汉冶萍公司的钢铁销售与我国近代钢铁市场(1908—1927) 代鲁
[内容提要]汉冶萍公司改制组建以来,其产品销售机构和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并多方开展了营销活动;在钢铁煤焦矿石各种产品销售中,钢铁销售收入占据重要地位,构成公司运转常年经费开支的主要来源;但当年国内市场十分狭小,钢铁销售既被外国列强挤压,又受国内政府挟制(主要在钢轨销售方面);而在国外主要对日销售中,更遭其百般盘剥打击,致使我国惟一一个钢铁煤焦联合企业被迫沦为单纯为其供给铁矿石的开采机构。
[关键词]汉冶萍公司 钢铁销售 近代市场
抗战时期中共的减租减息政策与地权变动——对山东根据地莒南县的个案分析 王友明
[内容提要]受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影响,莒南县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在地权分配状况上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平原区地权集中,多大地主,租佃关系发达,多采取土地大块出租的方式,带有资本主义经营性质的富农大佃户居多,地主采取的剥削形式以地租剥削为主;低山丘陵区地权分散,多经营地主,租佃关系少,且多小块出租,自耕农占绝对优势,在剥削关系上也以雇工剥削为主。中共地方组织在贯彻中央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时,既要考虑当地特点,又要保证中央政策的执行,因此,不得不采取变通形式,针对平原区多大佃户的情况而采取“拔地”、针对低山丘陵区雇工经营发达的实际而采取“增资”,以及其他诸如“找工”、“借粮”、“找问题”、“开斗争会”等措施,使地主富农的地权及其他财富逐渐向贫雇农转移,使减租减息运动在客观上达到了土地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华北农村 减租减息 地权变动 土地改革
日俄战争对近代中韩关系的影响 权赫秀
[内容提要]在日俄战争期间,中国清政府与大韩帝国都曾宣布“局外中立”,却一同沦为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中惟一直接遭受日俄军队侵略的一对“中立国家”。不仅如此,两国的双边关系也受到直接的影响,如两国边界问题及渔业利益纷争就没有得到中央政府层面的及时协商与处理,从而成为此后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悬案。在1905年9月日俄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中,中韩两国的领土主权更是成为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之间分赃的牺牲品,大韩帝国沦为日本的“保护国”与中韩两国公使级外交关系的终结便是其直接的后果,从而导致了中韩两国及其双边关系在近代东亚乃至世界国际关系中的进一步边缘化。
[关键词]日俄战争 局外中立 中立国 中韩关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在陕甘宁边区与哥老会关系论析 〔韩〕朴尚洙
[内容提要]研究共产主义革命与秘密结社的关系,即秘密结社在近代革命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本论文通过对陕甘宁边区哥老会与共产主义运动关系的例证考察, 重新检讨以往的 “连续性论(亲和性论)”,“非连续性论(不溶性论)”和“竞争关系论”等观点。 长征以前,当地的革命家们试图去适应秘密结社所植根的农村底层文化。 刘志丹主动加入哥老会,动员其与哥老会的个人、社会关系便是这种灵活适应的一个完美的例子。 长征后,中共中央进一步试图对哥老会进行全面公开的政治化。在这一政治化进程中,哥老会固有的政治、道德口号成为重要的连接纽带。但是,共产党和哥老会的这种关系并不是对称、对等的。共产党通过 “毛泽东路线”的灵活性开始逐渐在当地构筑自己的势力。在共产党的系统构造框架之内,哥老会虽说可以在共产党统治地区内生存,但无法取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中共,哥老会,陕甘宁边区,政治化,秘密结社
20世纪30年代的文实之争 张太原
[内容提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场大变革时期,无论是政府中人还是一般教育者都试图对变革有所影响。文实之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论争首先发生于广州,1932年5月19日,邹鲁等教育政要提出在广州各大学“停办文法科或减少数量”,由此在广州《民国日报》现代青年栏引发了讨论。相差仅11天,陈果夫也向国民党中央提出了“十年之内停办文法科”的教育改革方案,此后围绕着是否应该“抑文重实”发生了全国性的讨论。这场貌似简单的关于一条具体教育改革措施的论争,实际上隐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社会问题的救治、国难的因应、地方和中央之争、自由知识分子与国民党之争等无一不在其中。梳理纷纭,揭示细故,既可再现当时教育变革的场景,又可发现隐藏在教育中的历史。
[关键词]文法科 实科 教育 国民党 自由知识分子
陈天华、宋教仁留日史事新探 迟云飞
近20年来近代中国海关史研究述评 佳宏伟
书讯
2004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2004年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近代史研究》2005年总目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44: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