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近代史研究》2021第一期
P. 58
2021 ୍ֻ 1 ௹
者陈冠任颇为深入地考察了国民政府与盟总之间围绕日船侵渔问题发生的交涉, 但其侧重点在
中国与盟总关系方面, 尤其着重盟总内部, 而中国社会反应及政府因应措施涉及不多。 ① 战败国
渔船公然出入中国沿海捕鱼,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作何反应, 国民政府采取什么措施, 效果如何?
国民政府的因应如何评价? 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以台北 “国
史馆”、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档案为基础,结合日本国家档案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所
藏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档案、 报刊杂志等相关资料, 拟考察国民政府的应对措施、 政策、 效果, 中国
社会的反应, 并透过该事件处理, 窥探当时中国与盟总、 日本的复杂关系, 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
推进。
一、 费德勒计划开启日船越界侵渔之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 盟总对日本船舶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1945 年 8 月 20 日, 盟总
下令禁止一切日本船舶出海。此令至 9 月 14 日解除, 机动帆船被许可在日本沿海 12 海里以内自
由航行。 ② 但这仅限于近海捕鱼。日本渔业受到区域管制后, 渔获量大减, 形成鱼荒。 ③ 这对日本
社会经济影响较大。战后日本经济本来就异常困难, 粮食供应成为重要问题, 容易引起社会动荡。
为此, 日本政府请求盟总允许进口粮食。 ④ 除了进口外, 日本也在努力增加生产。当时日本政府决
定部分民食取自渔业, 并统制分配, 以补农产品不足。 ⑤ 为此, 日本政府向盟总提出请求, 希望修改
近海捕鱼规定。
为救济日本粮荒, 以保障管制期间日本的社会安定 , 盟总决定放宽限制。9 月 27 日, 根据美
⑥
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长官颁布的第 80 号指令, 第一次许可扩大日本渔船捕鱼范围。11 月30 日, 盟总
又许可了小笠原群岛附近的捕鲸业。 ⑦ 1946 年 1 月 22 日, 盟总正式公布日船捕鱼界线, 即所谓麦
克阿瑟线( MacArthur Line) , 指定日船捕鱼范围以日本本土向外推出( 不包括库页岛、 千岛群岛、 琉
球群岛、 小笠原群岛) , 即 : “ 从纳纱布岬到北纬 42 度 30 分东经 150 度的点; 从该点向南到达北纬
30 度的点; 从北纬 30 度的点向西到达东经 130 度的点; 从东经 130 度的点向南到达北纬 29 度的
点; 从北纬 29 度的点向西到达东经 126 度的点; 从东经 126 度的点向南到达北纬 26 度的点; 从北纬
26 度的点向西到达东经 123 度的点; 从东经 123 度的点再到达对马岛南端; 从对马岛北端到北纬
40 度东经 135 度的点, 从该点再到北纬 45 度 30 分东经 140 度的点; 从该点向东到达东经 145 度的
点; 从该点向南一直到达北海道。” ⑧
但是, 日本并不满足于近海捕鱼。1946 年 1 月 30 日, 日本外务省次官松岛与远东委员会官员
会谈, 指出日本面临的各种困难, 希望能给予帮助。其中, 他就允许日本远航捕鱼提出请求 : “ 日本
① 陈冠任 : 《盟军总部与中日渔权争议( 1945—1952) 》,《国史馆馆刊》2011 年第 27 期。
② 「漁船の操業区域拡張経過」,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https: / /www. jacar. go. jp /chinese/about /materials. html) ,『本邦
漁業関係雑件 /占領下における本邦漁船の操業区域( マッカーサーライン) 関係』,B20010363600,RE' - 0026,21 頁。
③ 本刊资料室 : 《助日复兴声中日本对我侵渔之发展 》,《海建》 第 1 卷第 2 期,1948 年 6 月 10 日, 第 30 页。
④ 「極東委員会委員と日本側との会見関係」,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極東委員会関係一件 第 1 巻』,B19010245300,
RB' - 0001, 第 141 页。
⑤ 《日本渔区最近扩张情形》, 台北,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 外交部档案,11 - 01 - 02 - 15 - 07 - 011。
⑥ 《中华民国驻日代表团致外交部快邮代电》( 1947 年 8 月 19 日) , 台北 ,“国史馆” 藏, 外交部档案,020000001119A。
⑦ 「漁船の操業区域拡張経過」,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本邦漁業関係雑件 /占領下における本邦漁船の操業区域( マ
ッカーサーライン) 関係』,B20010363600,RE' - 0026,21 頁。
⑧ 转引自安成日 《当代日韩关系研究( 1945—1965)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第 77 页。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