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近代史研究》2021第三期
P. 24

2021 年第 3 期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


                   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中的理论思考






                                                       左玉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随之转
          变,革命的方针政策必须进行调整。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变化引发的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关系及
          相应的国共关系问题,成为这个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故中
          国共产党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方针,迅速从国内战争转向民族抗战。 这种转变不仅
          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任务及其方针政策的转变,而且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的重大调整。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深刻阐释了抗战初期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相互交错的复杂关系,提出了“ 民族
          斗争与阶级斗争一致性”的理论命题,妥善处理了抗战旗帜下国共之间既统一又斗争的辩证关系,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时期不懈的理论探索及深刻的理论思考。


                            一、 反蒋与联蒋:民族矛盾上升过程中阶级政策的调整


               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而阶级矛
          盾相应降为次要矛盾,由此导致中国革命主要任务的变化。 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
          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封建,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以推翻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政府
          (简称“反蒋”);而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要求党的主要任务从反蒋转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简
          称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及
          由此引发的抗日与反蒋关系问题。 当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反蒋问题上面临三种选择:先反蒋后抗
          日、先抗日后反蒋、反蒋抗日双管齐下。 因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及红军采取严密封锁和加紧进剿的
          态势,处于绝对弱势的中国共产党不可能选择先抗日后反蒋或反蒋抗日双管齐下,故选择了先反蒋
          后抗日,将抗日与反蒋并列:“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坚决一致在争取工农革命胜利自求
          解放的利益之下,实行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斗争。”                              ①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问题上是坚决的,但同时
          反蒋并提出“武装保卫苏联及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显然是不恰当的。
               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日趋尖锐并逐渐上升到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开始改变“ 反蒋抗日” 方


             ①   《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931 年 9 月 20 日),中央档案馆编:《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 7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97—398 页。
           2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