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32

22 0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的是,嘉道理家族创建了上海犹太青年会(Shanghai Jewish Youth Association,
              SJYA),致力于办学校。由该会创办的上海犹太青年会学校(又称嘉道理学

              校),允许付不起学费的难民子女免费入学,战时在校生一直保持在700人左
              右,在犹太难民中享有较高声誉。在嘉道理办的学校受教育的难民子女们,许

              多人后来成长为卓越人才。沙逊家族也多次捐款捐房安置犹太难民。俄罗斯犹
              太人虽不如英籍塞法迪犹太人财大气粗,但他们人数多,活动能力强,且与
              德、奥、波犹太人同属阿斯肯那齐犹太人,因此积极性比较高,做了大量细

              致、繁杂的具体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籍的犹太人
              都成了“敌侨”,而俄罗斯犹太人因日苏间不存在战争状态而仍享有中立国家

              侨民待遇。此后直到1945年8月,俄罗斯犹太人便承担起了帮助犹太难民的任
              务。他们一般都是经营西餐馆、面包房、杂货店的中小业主,在经济上并不宽

              裕,但他们仍节衣缩食,尽力支持难胞,使之能度过战争时期最艰难的岁月。
                  其次是海外各类组织,特别是犹太人组织给予上海犹太难民的大量财政、
              物资援助。最初,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在关心上海中国难民的同时,也对上

              海的犹太难民给予有力的救援。但到了后来,由于世界各地战火纷起,难民遍
              地,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也就顾不上上海这几万犹太难民了。倒是世界各地的

              犹太人组织,特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瑞典、葡
              萄牙等地的犹太人组织,因为对欧洲犹太人的困境已无能为力,反而能集中力

              量来救援在上海等地的欧洲犹太难民。此类组织名目繁多,难以一一列举。前
              已提到,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JDC)。该组织1938年
              后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派有常驻代表,每隔一定时间写出反映上海犹太难
              民情况的报告,并在美国为上海犹太难民募集了大量的捐款,几乎平均每月达

                       5
              3万美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纽约的JDC总部在是否继续向上海寄钱问题
              上发生了争论。最终,由于怕引起美国政府的非议和反犹势力的攻击,JDC于
              1942年5月中断了对上海犹太难民的资助。同时,JDC驻上海代表劳拉 · 马戈
              利斯也被日本占领军关进了集中营。1944年3月,经获释回国的马戈利斯多方

              努力,并得到美国政府的默许,JDC对上海的资助才告恢复。


              5  马文 · 托克耶和玛丽 · 斯沃茨: 《河豚计划: 二战时日本人与犹太人之间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上海三联书
                 店1992年中文版,第201页。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