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4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84

372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往苏联,罪名是反苏,与日寇勾结,从事间谍活动和锡安主义活动。这些事态
              剧变是使东北地区一些俄国犹太人离去的原因,这与关内的情况又有不同。不

              过,由于战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很快在东北占了上风,哈尔滨、大连等大城市
              解放都比较早,因此后来内战愈演愈烈及国民党政府与苏联关系恶化对东北俄

              犹的影响又要比关内小得多。不少持有苏联护照的俄国犹太人更是利用这有利
              时机经商办实业,有的还成了“苏联专家”。


                  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德在对犹政策上的分歧

                  无论日本人如何努力,“河豚计划”最终仍没能成功,原因很简单 : 日德

              法西斯逐渐合流并发动世界大战,使全世界犹太人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统治集团
              与希特勒完全是一丘之貉,因而断然拒绝支持所谓“居留地”计划。1941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最后放弃了“河豚计划”。日本外相东乡在
              给驻汪伪政权“大使”的信中称 :“由于大东亚战争的爆发,我们不得不重新
                                   9
              考虑对犹太人的措施”。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德国以为日本必然会转而奉行
              反犹政策,因此抛出了要求日本占领军屠杀上海犹太人的“上海最终解决方
              案”(即“梅辛格计划”,因为该计划由约瑟夫 · 梅辛格上校提交给日本当局)。

              然而日本并没有在对犹政策上亦步亦趋地追随德国,双方的对犹政策仍然存在
              着明显的分歧和较大的差异。日本最终也没有实行“梅辛格计划”,只是在上

              海虹口建立了“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前已提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专家
              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这里再强调一下。
                 (1) 日本内部主张对美媾和的力量仍把中国境内犹太人视为与美国维持联

              系的桥梁,“犹太问题专家”们也仍在发挥着有限的影响,他们反对按照纳粹
              的要求屠杀犹太人 ;        10

                 (2) 日本统治集团仍然希望保持与苏联的非战关系,而如果屠杀包括俄国
              犹太人在内的所有上海犹太人,必然会对日苏关系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他们希
              望避免的 ;




              9  前引克兰茨勒书《上海犹太难民社区1938—1945》,第311页。
              10  直到1945年,日本高层内仍有人想要恢复“河豚计划”,以试探对美媾和之可能性。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