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四期
P. 4
中国近代史“三大体系”建设笔谈
读与追捧,冷静想想,用西方概念与知识体系叙述的‘中国’真的是‘中国中心化’的中国吗?” ①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意识,为了从根源上建立近代中国本土化“知识体系”,最近 20 年来,中国
史学界在词汇史、概念史、观念史、知识转型史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并取得了有目
共睹的学术成就。 如冯天瑜、沈国威等对来自日本的近代汉字术语、词汇进行的文化探源研究;方
维规、李宏图、孙江、黄兴涛等的概念史研究;金观涛、刘青峰通过关键词梳理进行的观念史研究;桑
兵、章清、杨念群等的近代知识转型研究。 ② 这些研究通过对近代中国众多名词、术语、概念、观念、
知识范畴的系统梳理和文化探源,透视其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变革,揭示与之相关联
的历史变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中国近代史的认知。 ③
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前期概念史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利用在概念史“知识考古”中
获得的大量素材和成果,有意识地去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 大致包括三
个方面的意涵:一是以中国为本位,对近代史上的名词术语、概念观念进行分类梳理,鉴别其内在属
性;二是以历史发展大势为观照,判定哪些词语、概念和观念在推动历史实践和历史变迁上起到了
更为关键的作用;三是在“话语”分析基础上对众多概念、观念进行整合,以形成既包罗宏富,又具
有明确指向和内在逻辑关联的话语体系。 这样做的前提是,需要为相关概念、观念的“历史化”
“社会化”“系统化”提供更为宏观的理论思维框架,确立概念整合的相关标准和原则,并找到相
应整合方法。 在上述方面,研究者们都已有所探讨,但似乎还有可以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个人认
为,就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而言,沿着本土化、中国化方向,大量具体的词语、概念和观
念可尝试纳入以下几对更为核心的概念框架中来进行整合和讨论( 当然又并不局限于这几对核
心概念)。
一、 时间维度上的“近世”与“近代”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近世”与“近代”都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用于指称较近的王朝或时代。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史学传入中国,尤其受日本的影响,古典的“近世”“近代”概念获得了现代意义
上历史分期的新意。 “近世”通常指宋元明清(或仅明清)以来的中国历史,“近代”则多指 1840 年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 当然也有二者混用的情况。 ④ 笔者趋向于明清近世说,但却无意介入
“近世”与“近代”的含义之争,而更关注同二者紧密相关的“近世化”和“近代化”趋势如何影响、制
导了中国近代话语体系的形成。
如所周知,中国“近代化”通常指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政治、
社会和思想的变迁过程,这是一种“天崩地裂” 般的时代之剧变,或称“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但
是,人们通常忽略了在此“变局” 发生之前两三百年间(大约从明代晚期开始),中国传统农业社
会中已经酝酿着重大的社会变动:与工商业空前繁荣相伴随的是商业化、城市化、平民化、世俗化
的经济社会变化趋势,以及由经世实学和“新民本” 思想等所体现的启蒙思潮的兴起。 这一系列
暗潮汹涌的社会变迁可名之为“ 近世化” 趋势———中国正以自己的方式步出中世纪而迈向近
代。 ⑤ 如果说,中国“近代化” 过程更多体现的是由西方入侵所引发的社会“ 突变”,那么,“ 近世
① 孙江:《概念、概念史研究与中国语境》,《史学月刊》2012 年第 9 期。
② 参见李里峰《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福建论坛》2012 年第 5 期。
③ 参见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开放时代》2003 年第 4 期。
④ 参见方秋梅《“近代”、“近世”,历史分期与史学观念》,《史学史研究》2004 年第 3 期;赵庆云《何为“近代”———中国近代
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兰州学刊》2015 年第 11 期。
⑤ 有关“近世化”的提法,参见伊藤正彦《“传统社会”形成论 = “ 近世化” 论与“ 唐宋变革”》,姜锡东主编《 宋史研究论丛》
(第 14 辑),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201—225 页。 但其内涵则尚需进一步讨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