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日本1941
P. 9

面扫地,无法完成“支那事变”(译者注:全面侵华战争)开创的事业,而且日本自身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东条英机片面地解释了袭击珍珠港的原因,强调日本主动发起的战争只是出于“自卫”。他如实表达了日本根深蒂固的受害者心理、受挫的
               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更大认同的渴望,所有这些可粗略概括为“反西方主义”。这是一篇感情色彩浓重的演讲,而他没有讲的内容更值得关注。
                  日本领导层对于在太平洋和东南亚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没有形成清晰的共识,许多人对他们的决定仍然极度怀疑,犹豫不决。诚然,正如
               东条的一句名言所说,“有些时候,一个人必须鼓足勇气做事,就像从清水寺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这里提及的清水寺是位
               于京都的佛教寺院,以突出悬崖外的平台而闻名。人们常引述这句话作为东条英机鲁莽冒险主义的象征。外界认为他是盲目将日本推向战争的
               军事独裁者,但他在决策时也犹豫不决,尤其在发动珍珠港袭击前的两个月。在政府关于是否开战的最后讨论中,东条从始至终都清楚日本取
               胜的机会微乎其微。1941年10月18日,东条英机就任日本首相时,他给自己设定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虽然一些日本领导人对胜利抱有希望,但没有人对日本的最终胜利信心满满。东条的前任近卫文麿公爵(Prince  Konoe  Fumimaro)没有军
               队背景,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4年里,他陆续担任日本首相长达近3年。近卫文麿鲁莽而极权的领导方式对日本的国际地位造成了难以估量的
               损害,也让军队对政府的影响力达到顶峰。但与此同时,近卫明确反对与西方开战。他的女婿兼助手细川护贞(Hosokawa  Morisada)说,近卫
               听闻日本对西方开战的消息后,他惊讶地仅说了这么一句话:“究竟怎么回事!我真的感到一场惨败不远了。这(日本的有利局面)最多只能
               维持两三个月。”
                  与近卫文麿不同,小说家伊藤整无法接触到政治或战略信息,但他的直觉却是对的。12月22日,在他兴奋地将珍珠港事件比作日俄战争的
               两个星期后,伊藤整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怀疑:
                  他们至今只宣布在登陆马来亚和菲律宾时损失了两艘船只。难道日本军队在此之后再没有其他任何损失了吗?还是他们规定不允许公布我
               方的损失?假如是后一种情况,我会感到非常担忧。

                  无论对于战争走向有着怎样的担忧,大多数日本人还是倾向于认为,这场战争不仅为了日本,更是为了全亚洲的解放。这种想法是可以理
               解的,尤其对于日本士兵来说,因为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是为了一项有意义的事业献身,而不是相反。
                  的确,随着西方列强在1941年年底至1942年年初相继被日本击败,日本开始鼓吹的“大东亚共荣圈”名噪一时。这个共荣圈内几乎所有国家
               当时仍属于西方殖民地,包括缅甸、英属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柬埔寨和
               老挝)以及菲律宾(但日本入侵时菲律宾不再是殖民地)。因此日本占领军可以借机宣称他们解放了受压迫的亚洲兄弟姐妹,帮助他们完成社
               会重建,融入日本领导下的多元文化、经济和政治集团。尽管披着教化使命的外衣,但“大东亚共荣圈”首先仍要为日本帝国主义经济服务,意
               在加强对东南亚和东亚大量资源的控制,以帮助日本继续战斗。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需求将愈加紧迫。
                  由于1942年6月的中途岛惨败,日本帝国海军势如破竹的胜势结束了。制订中途岛作战计划的与策划珍珠港袭击的是同一团队。但这一
               次,日本损失了289架飞机和4艘航母,以及海军花费数年培养的优秀飞行员,他们是不可替代的。中途岛战役证明,日本在珍珠港并未把敌人
               真正摧毁。

                  1941年12月7日,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Nagumo       Chuichi)的指挥下,日本飞行员的确完成了打击8艘美军战列舰的首要目标,其中击沉4
               艘、摧毁4艘。但南云忠一的部队却忽略了其他更为重要的目标,比如储油罐和弹药库躲过了一劫,修理厂也没有遭到袭击,这让绝大多数受
               损战舰很快得到修复,甚至还提升了性能。遭到日本袭击的8艘战舰中,只有“亚利桑那”号和“俄克拉荷马”号彻底毁了。更重要的是,袭击发生
               时美军航母并不在珍珠港,这为美国取得中途岛大捷埋下伏笔。
                  中途岛战役后,日本的局势急转直下。由于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日本人肯定不了解他们国家的失败,这一点伊藤整已经在1941年12月的
               日记中质疑过。但随着时间推移,日本人开始感觉到国家对战事正逐渐失去控制,他们的忍饥挨饿就是佐证之一。由于可供分配的食品太少,
               食品配给体系开始失灵。领取食物的队伍越来越长,而蔬菜、海产品等新鲜食品早已杳无踪迹。一位40多岁的女人在日记里写道:“配给商品
               并不意味着你能免费得到它们。你要花钱购买每一样东西,但你仍然受到乞丐般的待遇。这真让人恼火!”
                  营养不良问题在战争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变得更加突出。每个人每天的口粮只能提供约1400卡路里的能量(一个140磅的成年男性每天需要
               2400卡路里)。政府号召国民通过“创造性”方式获取食物,例如在黑市上进行买卖,自己种植蔬菜,以及用稻草、锯屑或稻谷壳为原料来烤
               制“面包”。
                  到1944年年末,日本本土的生活已变得异常艰难,包括东京、大阪、神户、仙台、名古屋和横滨等主要城市都在美军地毯式轰炸下化为焦
               土。1945年3月10日凌晨,美军B-29轰炸机给东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东京老城大部分地区化为火海。被邻居尖叫声惊醒的永井荷风匆忙收拾
               好日记本和手稿,拎着公文包逃出屋外。他穿过翻滚的浓烟,最终到达一座小山上的空地。但他突然想要亲眼看看自己居住了26年的家最终会
               变成什么模样,在这种难以抑制的冲动下,他开始往回走。他的房子曾奇迹般逃过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的大火,他希望这一次也能发生奇
               迹。他躲在树木和电线杆背后以避开正指引人们离开危险区的警察,永井设法来到了他家附近,但最终仍被浓浓黑烟挡住了去路。他抬头看见
               天空突然蹿出的火苗,确信他家楼上的书房着火了。他曾声称对任何人都鲜有深深的依恋之情,却对“失去那些书籍感到痛心疾首”。
                  永井荷风和他的日记幸存了下来,但许多人并没有这么幸运。尽管不清楚具体数字,但据估计当晚遇难人数超过10万人。至此,人们都清
               楚地意识到,珍珠港及其带来的解救众生的快感不过是一场毁灭性战争的开始。
                  倘若一个人试图向外界解释自己国家不光彩的历史,他往往会被某些浅薄的评论家贴上“狡辩”的标签。首先需要澄清的是,通过回顾珍珠
               港事件前8个月的历史,我绝对不是想为日本的行为辩护。相反,日本领导人必须为发动这场本可避免且毫无胜算的战争承担最终责任。倘若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