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51

第八章  犹太难民来华的国际背景 :纳粹大屠杀对犹太民族的影响                139



                    2005年11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0/7号决议,决定1月27日为一年一度
                    的“缅怀纳粹大屠杀遇难者国际纪念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ommemoration

                    in Memory of Holocaust Victims)。
                        在纪念受害者的同时,有正义感的人们从没有忘记向加害者讨还血债。

                    70多年来,许多犹太志愿者,特别是那些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以及支持他
                    们的各国友人为收集纳粹罪证,追捕纳粹战犯而不遗余力,取得了巨大成绩。
                    仅西蒙 · 维森塔尔中心这一个组织就采访整理出几万名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和目

                    睹者提供的证词,并追寻到了数千名纳粹战犯的踪迹。1960年,以色列派出
                    特遣队到阿根廷抓获臭名昭著的屠犹凶手阿道夫 · 艾希曼,将其押回以色列公

                    审后判处死刑。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在继续这一报仇雪恨的事业。对他们来
                    说,纳粹大屠杀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九泉之下的死难者

                    讨回公道。
                        纳粹大屠杀这场浩劫也在犹太文化思想的发展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烙
                    印。70多年来,出现了许许多多反映纳粹大屠杀的小说、电影、戏剧,其中

                    大多数虽由犹太作家、艺术家所创作,却不但在犹太人中受到欢迎,也在全世
                    界各国人民中间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国人民来说也不陌生,如《华沙一条

                    街》《马门医生》《苦海余生》《纳粹大屠杀》《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辛德
                    勒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师》《黑皮书》《朗读者》等作品都震撼了具有良知

                    的人们的心灵,说明这个悲惨事件已成为犹太文学艺术乃至世界文学艺术中一
                    个经久不衰的主题。
                        还有人认为,纳粹大屠杀也对犹太人的思想方式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在

                    长期以来反犹氛围中形成的“被包围感”和“受迫害感”大大加强,对自身安
                    全形成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敏感意识,常会不由自主地采取主动出击行动去消除

                    对自身的威胁。许多以“保卫犹太人”为宗旨的极端民族主义组织的出现及其
                    过激的行动,一些犹太激进分子有时采取恐怖手段打击对手,以至今日以色列
                    国安全政策中的“安全区”概念和国防战略中的“先发制人”原则,都反映了

                    这种思想倾向。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遭受纳粹大屠杀摧残的犹
                    太人做出一些“矫枉过正”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纳粹大屠杀产生的最能体现“坏事变好事”的后果就是为犹太民族不断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