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4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54

242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柏林那次相似,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主要展示犹太难民在沪生活,并举办学
              术报告会和座谈会。这是首次在澳洲举办这样的活动,当地报纸、电台、电视

              台都做了大量报道,并称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促进澳洲多元种族、文化的交往和
              融合。就在同时,美国中犹研究会也在加州帕罗奥托举办了主题为“在丝绸之

              路的尽头 : 中国开封犹太人”的小型图片展。
                  从1997年到1999年,又连续出现了几部关于“中国犹太人”的影视作
              品。德国著名制片人U.奥汀格(Ulrike Ottinger)经过数年寻访和拍摄,推出

              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纪录片《离散在上海》(Exil Shanghai),讲述塞法迪犹太
              人、俄国犹太人和欧洲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和经历。该片曾在1997年柏林

              电影节上被评为最佳纪录片。美国犹裔制片人J.格罗斯曼(Joan Grossman)和
              她的合伙人P.罗斯迪(Paul Rosdy)拍摄的反映上海犹太难民生活的《最后希

              望——上海避风港》(The Port of Last Resort)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放映后获
              得好评。旅美中国画家陈逸飞投资并自任导演拍摄了纪录片《上海方舟》和艺
              术纪录片《逃往上海》,上海电视台也推出了三集电视片《逃亡上海》。这些影

              视片放映后在中国公众,特别是上海观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使“中国犹太
              人”热也来到了其故乡中国。

                  1999年,以色列贝思 · 哈特夫所斯大离散博物馆与奥中友好协会合作,首
              次在以色列举办罗生特生平事迹展,使广大以色列人民第一次了解到罗生特为
              促进中犹、中奥友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许多参观者为此热泪盈眶。同年10

              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开展了由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和犹太人大屠杀教育中心联
              合举办的“犹太人在上海”系列活动,以“犹太人在上海”展览会为主、辅之

              以学术报告、小型研讨和放映电影等配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次由
              华人社团和犹太社团联合举办这样的活动,因此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和学术价

              值,而且还具有促进中加、中犹友谊及加拿大华犹两族关系之重要现实意义。
              此次活动中最引起轰动的是首次公布了中国前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博士通过
              发放签证救助犹太难民的历史资料,在世界各地媒体引起轰动。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展览会和影视、音乐作品

                  温哥华系列活动也许是20世纪最后一次有关“中国犹太人”的大型活动,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