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49

第十三章  传统史学、公众史学和口述史学的完美结合               237



                    得 · 科普佛主编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在中国 : 存在和感知》是一本论文集,其
                    中一些文章研究了中国人对犹太人和犹太教的看法。周迅以其博士论文为基

                    础写成专著《中国人看犹太人和犹太教 : 中国人犹太观的发展史》,首次全面、
                    系统地考察了中国人犹太观的发展历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以色列前驻华

                    大使泽夫 · 苏赋特以自己的日记为基础撰写的《中国以色列建交亲历记》和高
                    斯坦主编的《中国与犹太——以色列关系100年》则着重考察了中犹、中以关
                    系的发展演变,其中首次披露了一些重要史实。还有一些著作的主题并非来华

                    犹太人,但却丰富了对二战期间中犹人民互相支持这段珍贵历史的研究。如蒋
                    作斌主编的《国际义人何凤山》和张至善编译的《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

                    国际纵队与中国》, 就对积极救助犹太难民的中国前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和
                    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国际纵队中一批犹裔医生来华支援中国抗日的事迹

                    进行了深入研究, 披露了一批极有价值的史料。此外,更多来华犹太人的回忆
                    录陆续发表也对在华犹太人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如爱泼斯坦的回忆录《见
                    证中国》、李敦白的回忆录《红幕后的洋人》、叶华的回忆录《世纪之恋——我

                    与萧三》等,均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关于新中国境内犹太人的研究,
                    特别是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新犹太社团和居民群体的研究,是在华犹

                    太人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潘光、王健、汪舒明、周国建等就此发表了一系
                    列论文,提出了中国学者的独到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还要
                    提一下的是,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从2007年开始推出《犹太以色列研究论丛》,

                    第一本是《犹太人在亚洲 : 比较研究》,对中国、印度、日本、菲律宾、新加
                    坡等地的犹太社团进行了比较研究 ; 第二本是《犹太研究在中国 : 三十年回顾

                    1978—2008》, 其中详细介绍了在华犹太人研究的重要著述和成果 ;第三本是
                   《纳粹大屠杀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深入探讨了纳粹大屠杀的后果与影响,与犹

                    太人来华避难密切相关 ;第四本是《犹太人在美国 : 一个成功族群的发展和影
                    响》,其中有“来华犹太人研究”专章 ;第五本是《离散与避难 : 犹太民族难
                    以忘怀的历史》,再次深挖直接导致犹太人来华的离散、避难主题。



                       (五)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被确立为中国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10年底,经国家级资深专家评审,“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