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1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51

第十三章  传统史学、公众史学和口述史学的完美结合               239



                    委员会(Old China Hands Archive)、捷克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波兰犹太历史
                    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等机构都已越来越重视这

                    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开始全力搜集“中国犹太人”及其后代所掌握的
                    史料,并着手进行采访仍健在者的口述史档案录制项目。可以相信,随着这一

                    庞大工程的逐步推进,在华犹太人研究的基础将更加扎实。

                        二 、展览会和影视、音乐作品


                       “犹太人在中国”这一题目逐步走向社会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是居住
                    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犹太人”及各国对华友好人士大力推动的结果。他们当然

                    懂得这一题目的学术价值,但更重视它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促进中犹友谊,
                    反对法西斯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重要意义。学者们虽然往往更看重这个

                    题目的学术性,但也乐见自己的研究成果走出书斋,产生社会效应,因此同样
                    积极支持并参与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在“犹太人在中国”热从学术界扩展到
                    社会的过程中,展览会和影视、音乐作品发挥了突出作用。



                       (一) 20世纪下半叶的展览会和影视作品
                                                                                   15
                        早在1948年,纽约的依浮研究所就举办过有关上海犹太人的展览会 ,但
                    当时并没有产生什么轰动效应,这大概是由于在那时的冷战气氛中,有关中国

                    的题目过于敏感又带有太重的政治色彩。直到30多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
                    有关“中国犹太人”的展览和影视作品才大量出现并真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
                    点,这显然又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引起全球关注这一大气候密切相关。

                        1983年,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贝思 · 哈特夫所斯大离散博物馆在当地“中国
                    犹太人”和有关学者的帮助下举办了关于开封犹太人的展览会,在以色列引起

                    轰动。特别是那个颇像中国式寺庙的开封犹太会堂模型,使来自世界各地的参
                    观者赞叹不已,被誉为中犹文化融合的奇妙结晶,后来便成为该博物馆的永
                    久性展品,还被印在以色列的邮票上。贝思 · 哈特夫所斯大离散博物馆还以这





                    15  依浮研究所(Yivo-Yiddish Scientific Institute)编 : 《“上海的犹太生活”展览会目录》(Catalogue of the
                       Exhibition: Jewish Life in Shanghai) ,纽约,1948年。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