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97

第十六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一 :            285
                                                        开放型的大城市成为犹太难民的主要避难地


                    开埠较短时间内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创造了条件。从开埠到20世纪中叶
                    的一百余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使上海的人口增长了20多倍,带来了海派

                    文化的发展,并推动民族工商业在上海的繁荣,出现了先施、永安等四大百货
                    公司、天厨味精厂、三友实业社等杰出的民族工商企业。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
                    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县城以
                    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同治二年(1863年) ,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

                    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此后,租
                    界多次扩大。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规模扩展,面积扩展到33 503亩

                   (22.59平方千米),北面的边界到达上海、宝山2县的交界处,西面一直扩展
                    到静安寺。整个租界划分为中、北、东、西4个区。到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

                    超过100万,跃居全国第一。那以后,上海一直是中国第一大城市。1919年,
                    上海人口已相当于苏州、重庆、香港、成都四个大城市人口的总和。1947年,
                    上海人口相当于三个北平,或四个南京。至于在全国的经济比重更是高得让人

                    难以置信。金融方面,1936年,外国在华银行总部全部设在上海,华资银行
                    58家设在这里,占全国总数的35%。抗日战争前,除东三省外,外国资本对

                    华出口贸易和商业总额有81.2%集中在这里,银行投资的79.2%、工业投资的
                    67.1%、房地产投资的76.8%,都集中在上海。1936年,上海对全国各通商口

                    岸贸易总值,占全国75.2%,1940年比重上升到88%。                  1
                        香港 一些犹太难民辗转来到香港,这是一个英国人统治下的开放型大
                    都市。根据1842年的《南京条约》,清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香港沦为英国

                    殖民地。1860年10月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清政府又被迫将九龙司并入香
                    港管理。1898年,英国又进一步强迫清政府订立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

                    租了九龙半岛及其周围岛屿(租期为99年,至1997年),香港的发展开始不再
                    局限于香港岛。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不少华南商人迁往香港逃避战乱。香
                    港人口由1851年的33 000多人增加至1865年的12万多人。除了货物的转运

                    外,香港亦成为华南中国人移居海外的中转站。从1851年至1900年期间,逾



                    1  熊月之 : 《开埠通商与上海人特性的形成》,载于《东方早报》,2013年11月19日。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