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5

2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1994年,上海市和虹口区政府在战时犹太难民聚居的虹口霍山公园建立了
              犹太难民纪念碑。前来参加揭幕仪式的美国犹太社团领导人施奈尔拉比激动地

              说:“辛德勒的名单救了1 000多人,而上海拯救了整个犹太社区数万人。”进入
              21世纪,上海正式建立了犹太难民纪念馆。不仅是以色列总统、总理、各国犹

              太名流,其他领导人如德国总统和总理、奥地利总统、美国第一夫人等来上海
              也都曾访问该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也纷纷来到纪念馆“上课”。
                  现在,“上海”一词在有关纳粹大屠杀的史料中已成了“拯救”“避难地”

              的代名词。上海救助犹太难民和中犹人民互相支持的难忘历史成了学术研究、
              纪念活动、艺术创作的一个持续发展的热点,关于这个题材的论文、著作、小

              说、电影、戏剧、展览会不断涌现,因为这个题目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来,国际上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横行,新纳粹、种

              族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再次泛滥,“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有人公然
              出来否定法西斯犯下的历史罪行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这就使
              来华犹太难民这个题目所具有的以史为鉴、温故知新、开创未来的意义越发突

              出。同时,这个题目因其特有的中犹友好内涵又在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
              友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和我们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团队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来华犹太难
              民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成果,还通过研讨会、展览会、媒体和影视对此进行了

              广泛宣传。然而,由于条件所限,当时我们对该历史事件的基础研究还是十分
              欠缺的,特别是对许多还健在的犹太难民尚未进行采访,对一些第一手资料也
              没有进行深入剖析。

                  2010年底,“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由我担任首席专家,使我们的研究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极大

              的促进和提升。自2011年3月项目正式开题以来,本项目组全体成员以争分夺
              秒的精神采访仍然健在的前犹太难民及其后裔,抢救了一批口述和文字记忆,
              并收集了大量与犹太难民相关的文件、档案资料。经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更加系

              统和深入的研究,我们课题研究的资料和理论基础更加稳固和扎实。
                  2015年,本项目的主要阶段性成果《艰苦岁月的难忘记忆——来华犹太

              难民回忆录》出版,使用了38位前来华犹太难民的第一手口述和文字史料,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