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抗日战争研究》2020第三期
P. 62
高翔 / 全面抗战前兵工署对陆军兵工业的整理
工厂。 1933 年 5 月,应兵工署之邀,克虏伯派员来华商洽合作建厂事宜。 ① 蒋介石对此次合作寄予
厚望,令俞大维直接与之交涉,建设计划委托克虏伯拟定,建设经费则由兵工署和中央银行共同审
核。 ② 按照克虏伯计划,新兵工厂下设枪厂、火炮厂、枪弹厂、炮弹厂、钢铁厂、铜厂和火药厂,若同
时开工建设耗资甚巨。 ③ 经双方协商,决定先建成火炮厂和炮弹厂,并预购半年用量的造炮原料,
生产山炮、野战炮、轻榴弹炮、重榴弹炮和各类炮弹,型号选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 Rheinmetall AG)
或瑞典博福斯公司(Bofors AG)产品。 ④ 资金问题是双方合作的最大障碍。 鉴于外汇短缺,国民政
府提议先由克虏伯出资建厂,欠款分 8 年还清。 但克虏伯对国民政府的还款能力缺乏信心,要求国
民政府以部分税收作抵押。 ⑤ 财政部拒绝抵押税收,中德双方在资金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合作建
厂一事只得搁置。 ⑥
回顾以上整理工作,俞大维就任署长后,加强与德国的兵工合作,在直辖各厂推行财务制度改
革、生产标准化和设备更新,并尝试在美、德两国的援助下建设新兵工厂以提升陆军兵工业的整体
实力。 然而,由于兵工经费短缺,兵工署无力对旧厂实施全面的厂务整理,新厂建设工作也进展缓
慢,各厂主要产品限于步枪、重机枪和迫击炮等步兵武器,火炮生产水平不进反退。 上海兵工厂停
工后,兵工署直辖各厂中,仅有汉阳兵工厂可以生产师属炮兵所需的山炮和野战炮。 1933 年起,因
原料耗尽,汉阳兵工厂停产山炮,利用原上海兵工厂造炮设备,生产克式 75 毫米野战炮 ⑦ ,受原料
和制造经费不足的影响,实际年产量仅 4 门。 ⑧ 此外,直辖各厂生产原料依赖国外的问题仍十分严
重。 据兵工署 1934 年估算,各厂若发挥最大产能,全年需要钢铁 7352 吨、其他金属原料 6314 64
吨、火药 921 45 吨、火药原料 4304 448 吨。 ⑨ 而兵工署所辖汉阳火药厂和上海炼钢厂,每年最多
生产无烟火药 240 吨和钢料毛坯 576 吨,远无法满足兵工生产的需要。 同时,兵工署要求直辖各
厂以德国标准选购原料,更加重了各厂对国外原料的依赖。 以金陵和巩县兵工厂为例,钢材和铜材
全部从欧美进口,仅部分火药购自汉阳火药厂。
鉴于局部抗战暴露中日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军事委员会原计划自 1932 年起整理全国陆军,
但因国军主力部队“围剿”中央苏区,无暇接受整理而无法实施。 1934 年 10 月,因第五次反“ 围
剿”失利,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国军主力部队获得休整机会。 蒋介石认为整军时机已至,遂于 1934
年 12 月亲拟整军计划,自 1935 年起,利用 3—4 年时间编成 60 个步兵师,作为国防军主力。 根据
整军计划,军事委员会制订《全国陆军整理草案》,并于 1935 年 3 月在武汉成立陆军整理处,正式
① 《陈仪致蒋中正电》(1933 年 5 月 23 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80200 / 00089 / 144。
② 《蒋中正致俞大维、孔祥熙等电》(1933 年 8 月 8 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10200 / 00089 / 042。
③ 《孔祥熙致蒋中正电》(1933 年 9 月 3 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80200 / 00430 / 035。
④ 《孔祥熙致蒋中正电》(1933 年 10 月 3 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80200 / 00125 / 085。
⑤ 《俞大维致蒋中正电》(1933 年 12 月 13 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80200 / 00138 / 065。
⑥ 《俞大维致蒋中正电》(1933 年 12 月 19 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80200 / 00139 / 081。
⑦ 《郑家俊呈蒋中正报告》(1934 年 6 月 8 日),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001 / 073100 / 00001 / 001。
⑧ 参见《制造司二十三年度工作报告摘要》(1935 年 6 月 30 日),《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 3 辑,第 145 页。
⑨ 《兵工署直辖各厂每年需用主要原料数量表》(1934 年 10 月),《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 3 辑,第 551—552 页。
《汉阳火药厂出品经费价格概况表》(1935 年 3 月),《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 第 3 辑,第 776 页;《 上海炼钢厂出品
经费价格概况表》(1935 年 3 月),《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 3 辑,第 779 页。
《金陵兵工厂原料来源统计表》(1935 年 1 月),《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 第 3 辑,第 553 页;《 巩县兵工厂原料来源
统计表》(1935 年 1 月),《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 3 辑,第 554 页。
《陆军沿革史草案》(1939 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防部史政局和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787 / 575。
《蒋中正手书整军计划》(1934 年 12 月),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20200 / 00024 / 002。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