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三期
P. 18

-专题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后江南驻防的恢复与重建













                         内容提要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清廷和江宁将军都急欲恢复江南驻防旧制。但在筹建
                         旗营兵房和筹补旗兵缺额时,地方督抚常以资金匮乏为由拖延执行清廷的谕令,敷衍江宁
                         将军的重建要求,直到光绪二十四年八旗兵制改革,江宁驻防旧制也未能完全恢复。究其
                         原因,既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晚清的财政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以督抚为代表的地方政
                         府有了很大的财政自主权,不愿意以地方所筹之饷长期供养驻防八旗,也因为驻防八旗所
                         要恢复的以骑射为主的旧制与两江总督希望建立的以新式枪炮为主的军队新制相比落后
                         时代太远。研究江南驻防的恢复与重建,有利于加深对晚清中央与地方、满与汉关系的
                         理解。
                         关键词太平天国 江宁驻防京口驻防满汉关系 八旗兵制
                         作者简介 顾建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清朝定鼎中原后,在京畿、东北、内地各战略要地以及边疆重地驻札八旗劲旅,以保卫国家安全
                 和维护龙兴之地。江南因在清初抵抗激烈,遭到清军残酷镇压,有“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并成
                 为较早设置八旗驻防的地区。江南原设有三处驻防,顺治二年(1645)设江宁驻防,江宁将军统之;
                 顺治十二年(1655)设京口驻防,镇海将军统之;顺治十八年(1661)设苏州驻防,宁海将军统之%随
                 着清朝统治的巩固,原设驻防地的战略地位发生变化,清廷对全国驻防进行调整,于康熙三年
                 (1664)裁撤了苏州驻防%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撤销京口将军建置,将京口驻防改由副都统管
                 理。在汉军出旗和全国驻防八旗兵力重新分配的大背景下,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廷下令京口
                 驻防汉军八旗官兵3000余人全部出旗,所遗额缺拨给新疆伊犁驻防①,移江宁驻防蒙古八旗领催、
                 前锋、披甲、炮手、工匠、步甲、养育兵共1592名驻镇江%乾隆五十五年(1790),京口驻防添设养育
                 兵100名,共额兵1692名、额官51员。江宁驻防还剩满洲八旗“领催、前锋、马甲共2863名,炮手、
                 匠役、步甲、养育兵共1803名”,总计4666名②,直到太平天国战争前并无变化。






                    ①  孙守朋:《乾隆二十(•京口驻防汉军出旗拨补与伊犁驻防),《清史研究)2015 •第4期$
                    ②  穆克登布等:《奏为开缺甲兵家口无依请赏给养赡事》(嘉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
                 折,04/01/01/0559/008。以下所引档案若无特殊说),皆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不再一一注)藏所$
                                                                                                      19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