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三期
P. 60
韩祥/庚子之后制钱铸造体系的规复与解体
与铜元取代。红串制钱铸额稳定,仍按旧式专铸专用,解交内务府广储司。六分制钱为宝泉局主体
产品,主要搭放八旗兵饷。值得注意的是,旧管项下93%的大钱“归入宝泉局当十大钱案内改铸六
分重制钱”,这与前述回收大钱、改铸制钱的计划一致。
综上所述,制钱铸造在庚子前已明显衰落,主要由宝泉、宝源两局勉强维持%庚子国难中两局
损失惨重,完全停铸。庚子之后,面对高昂的铸钱成本与各省铸造铜元的兴起,清政府依旧重建二
局,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规复钱法。这种决心在1905年京师小额通货危机后变得更加坚定。通过裁
撤宝源局、停铸大钱、改铸新制钱、调整宝泉局职属关系、回收大钱为币材等举措,至1907年,京师
基本实现六分制钱与铜元并行流通的币制规划。可见,随着一文制钱重回清政府钱法改革的中心
位置,传统制钱铸造得到初步规复,这对地方的币制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一文新钱的地方实践及其所属货币序列之争
改铸六分制钱可视为清政府维持传统钱法及银钱折价体系的最后努力,即继续将一文制钱作
为最基础的货币单位,充当货币折价的基准。因市场物价、城乡贸易、税赋折征、农村借贷、灾赈散
放大多以钱文标价,银两、银元、铜元在流通中仍要通过与制钱的比价来折算兑换,故民间社会对一
文钱币的需求十分旺盛。与此相应,不少省份为恢复铸造一文钱币也做着各种尝试,个别省份的一
文新钱还一度成为清政府推广的典范。然而,一文新钱的铸造应从属于传统制钱序列还是新式铜
元序列,该问题在地方政府的实践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与博弈,并影响了制钱铸造的最终走向。目前
学界对此尚无具体研究,本节将围绕清末地方上“一文制钱”与“一文铜元”之争进行探讨%
庚子之后,面对严重的钱荒危机,大部分省份放弃传统的制钱铸造,转而购置机器开铸厚利的
当十铜元,并将铜元余利作为重要的财政来源%①即使有的省份坚持铸钱,亦坚持不久便停铸%如
山西宝晋局在1900年“增添一炉”铸钱②,仅坚持两年便因“铜源告竭”而奏准停铸%③四川宝川局
于1901年奏报按旧例铸钱“以维圜法”④,但1903年便转为铸造铜元%⑤河南宝河局在1901年重
启铸钱,后因铜料匮乏、亏耗日增,于1904年停铸,并购置机器试铸铜元。⑥
在一文新钱的开铸实践中,直隶率先铸造了一文铜元% 1902年七月,清政府正式接管遭受殖民统治
达两年之久的天津辖区%⑦面对严重的钱荒,直隶总督袁世凯令新竣工的天津银元厂“先造铜元周转市
面”%⑧1903年初,大批当十铜元发行流通⑨,但因市面零用不便,袁于年底“饬局添造一文铜元”⑩,
① 铸遥铜元的收'率为30%—50%,远高于铸遥银元的10%—14%。何汉威:《从银贱钱荒到铜元泛6:清末新货币的发
行及其影响》,台北《I央研究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3 X,1993年4月,第416、482页。
② 《护理山西巡抚何枢奏为山西省制钱缺乏拟暂开炉试铸以维圜法事》(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朱批奏折,03/9536/
008 。
③ 《山西巡抚岑春炫奏请暂停鼓铸制钱及设立官银钱局事》(光绪二十(•五月十九日),朱批奏折,04/01/35/1376/037。
④ 《&川总督奎俊奏为&川省;川局鼓铸钱丈援照云南及京局之案以归一律事》(光绪二十七•五月十八日),录副奏折,
03/9536/044。
⑤ 《&川谕使铜元》,《大公报》,1903年10月19日,第5版。
⑥ 《巡抚陈奏为琢省前因制钱缺乏经前藩司额议设;河铸钱局—饬局员厘定章程片》,《申报》,1904年10月20日,第12版。
⑦ 《北洋大0袁址凯为已抵达接收天津事致军机处及外务部Z》(光绪二十(•七月十二日),I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C
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第6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版,第2384页。
⑧ 《银厂将I》,《大公报》,1902年12月3日,第2版。
⑨ 《饬使铜元》,《大公报》,1903年3月8日,第4版。
⑩ 《密陈有人进言军事折》(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初&日),骆;善、刘路生主编:《袁址凯全集》第11册,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3 •版,第 579 页。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