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近代史研究》2020第六期
P. 133

&成史屠寃             2020年第6期


          成瘾现象亦在关注之列。①1871年,美国医生阿伦佐(Alonzo Calkins)出版《鸦片与鸦片瘾>(Opium
          and the Opium-Appetite)—书,对鸦片进行药理学和剂量学分析,并对吗啡和可待因等有效致瘾成
          分进行研究。②而西方药理学和成瘾医学成果对19世纪末的中国人重新理解“瘾”也逐渐发挥了

          作用。光绪年间,李圭在《鸦片事略》中载:“泰西化学家谓鸦片内有一质曰’醉质'。食之令人多
          眠,盖醉去也。渐久惯受醉质,则成瘾。”③曾就读于上海格致书院的许象枢更加明确地引用西方药
          理学知识:“泰西化学家考得,鸦片所含生物质共十一种,其感动人身者,曰穆尔非尼质”,“鸦片之
          性,能令血中铁质暂涨,故无瘾人偶然吸食,便觉精神增长,夜不知倦,及至上瘾,则不觉其涨,偶或

          不食,则血中铁质反缩,故每至力倦神疲,畏寒涕垂,若身抱重病者”。④二人的观点与中国传统医
          学对“瘾”的解释大不相同,“醉质”和“穆尔非尼质”等名词的使用,更能证明其观点已明显受到西方
          药理学分析的影响。同样,中国医家也开始利用西方医学重构成瘾理论。浙东名医曹炳章的《鸦片瘾

          戒除法》,有“鸦片含质之成分”“吗啡对于试验药之反映”“鸦片关于生理病理之著作用”等内容⑤,
          显然对西学有所借鉴。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成瘾知识并未就此销匿,传统的治疗思路仍对医
          家产生持续性影响。如清末著名医家杜钟骏的《抉瘾刍言》,基于传统的“脏腑受瘾”理论对鸦片成
          瘾毒副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关注成瘾的社会性原因。其治疗意见将药物治疗与社会劝导相结合,相

          较于单纯的药理分析更符合中国社会现实,对其后的中医断瘾治疗理论产生了一定影响。⑥不过,
          无论是在中国传统医学还是西医理论中,“瘾”都具备了作为医学概念的抽象性和独立性,富有学
          术总结性的著作完善了其医学内涵和外延,均表明“瘾”在清末已发展为一个专门的医学概念。

              鸦片的日常化和成瘾医学知识的积累,也使国人对“瘾”的观感出现了一定变化。起初,“瘾”
          字与疾病相关,本身就带有消极色彩。林昌彝曾用“瘾”(删)比喻当朝吏治弊病:“边臣之删曰养
          痈,枢臣之删曰中庸,儒臣鹦鹉巧学舌,库臣阳虎能窃弓,中朝但断大官删,阿芙蓉烟可立尽。”⑦林
          氏的叙述清楚地表明,时人以“瘾”暗喻晚清社会沉疯。吏治腐败、人心浮躁的乱象,与烟毒肆虐的

          现实相应。但林氏笔下的“瘾”更像是某种病态的代称,故而“官月引”一词只是模糊地指向一切吏治
          问题。当“瘾”的基本含义逐步普及,人们便开始将“瘾” “虽欲停而不能止”的特性与社会弊病对
          应。如金山人张昌甲有言:“人心溺于好尚,既欲罢而不能;吏治习为固然,又明知而故犯。然则今

          天下之大瘾,岂特斯烟已哉?”⑧“瘾”与鸦片的紧密联系,仍使时人对此现象的观感趋于负面,但至
          清末民初,情况已有所不同。鸦片合法化的“果实”变得更加苦涩,鸦片充斥市井,鸦片致瘾成为社
          会常识。烟民不再是“游惰无志”之辈,开始被称作“瘾君子”⑨“瘾士”。“瘾”字也开始被用于形容
          除鸦片以外的其他事物带来的强烈吸引力。比如各种新型毒品在清末入华⑩,吗啡、海洛因、红丸




             ①  Francis E. Anstie, Stimulants and Narcotics, Their Mutual Relations: with Special Researches on the Action of Alcohol, Aether, and
          Chloroform on the Vital Organism (Philadelphia: Lindsay and Blakiston, 1865) , p. 175.
             ②  Alonzo Calkins, Opium and the Opium-Appetite with Notices of Alcoholic Beverages, Cannabis Indica, Tobacco and Coca, and Tea
          and Coffee in Their Hygeienic Aspects and Pathologic Relations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 1871).
             ③  李圭:《鸦片事略》,中国历史研究社:《信及录》,第183页。
             ④  许象枢:《泰西善举中国能否仿行》,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第35卷,“户政十四”,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751),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547页。
             ⑤  曹炳章:《〈鸦片戒除法〉序》,《中国医学大成终集(点校本)》第3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
             ⑥  杜钟骏:《抉瘾刍言》,《药园医书五种》,京华印书局1920年版。
             ⑦  林昌彝:《衣讒山房诗集》第6卷,第329页。
             ⑧  张昌甲:《烟话》,阿英主编:《鸦片战争文学集》下,第766页。
             ⑨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93页。
             ⑩  叶仲钧:《上海鳞爪竹枝词》第五十"戳药水”、第五十一"吃白面”,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版,第284页。
           130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