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近代史研究》2021第三期
P. 79

孙会修 / “发表力”的养成:中国共产党早期留苏学生的谈话训练
          台讲话”,动员他们回国革命。 谢怀丹的工作成绩受到联共边疆区党委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

          代表团周恩来等人的充分肯定,回校后立即由联共候补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①   在 1925 年入学中大
          时仅 17 岁、后在列宁学院学习的庄东晓(1908—2000)则在回国后显示出异于常人的发表力。 她于
          1931 年到湘鄂西苏区负责宣传工作。 次年 10 月,由于夏曦推行冒险主义和“肃反”政策,湘鄂西苏区
          革命失败。 在撤退前,夏曦命人杀掉庄东晓。 庄在刑场对行刑人“厉声抗议”,晓以大义,最终使行刑

          人“弃置而去”。        ②  可以想象,庄东晓在莫斯科练就的发表力,在关键时刻迸发了巨大的能量。
               女性谈话细腻、感染力强,在很多时候更易获得信任。 这些特质经谈话训练激发和提升,可以
          使其产生不亚于男性的发表力。 同时,相当数量的女性性格更具韧性,更为忠诚和不惧牺牲,因此

          女革命者体现出的战斗力同样不让须眉。

                                                       五、 余论


               留苏学生的谈话训练旨在使学生成为谈吐优异、表里如一、性格坚韧的革命领袖。 人各有秉
          性,都在为克服和超越自己努力,实现不断进步,却总有一定限度。 贺果、李季、叶挺、刘伯坚以及文
          中相当部分的女性均无法超越自己,难以摆脱家庭、成长经历以及年龄对自己的制约。 但党组织的
          目标,已显示其非同一般的追求,留苏学生的谈话训练足以使他们成为同时代发表力最为卓越的一
          群人,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群体特征。
               据盛岳观察,经过中大的谈话训练,半文盲的工人也能学会公开发表意见的本事,甚至“ 一个
          人什么都不会写,甚至一字不识,可是却一般都能侃侃而谈”。                                   ③  此话可能有夸张成分,但大致可以
          反映留苏学生谈话训练的效果。 中共四大后,留苏学生首次以整体面目出现在党内,当时“党内重
          要职务几乎都给莫斯科回来的”,以至于出现诸如“旅莫支部派” 或“莫斯科派” 的传闻。                                                 ④  他们主
          导了党组织的全新改造 ,这些人的各方面能力赢得普遍认可。 此后,更多留苏学生归国充实到中
                                  ⑤
          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持久而重要的影响。 他们在莫斯科练就的发表力得以充
          分展现。
               中国共产党由擅长于宣传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但其宣传多限于报纸和文字,缺乏列宁主义政
          党所需的动员力。 留苏归国干部将联共宣传动员方法和谈话训练经验应用于党内,拓展了中国共
          产党话语系统中的“宣传”意涵。 以他们为主导,列宁主义政党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内部传递、弥散,
          党团员的宣传动员能力普遍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貌、气质,以及革命动员能力均发生明显而
          积极的变化。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蒋介石、阎锡山等人常常对中国共产党善于口头和书面宣传的
          能力颇感无奈。        ⑥   竞争者的观察往往更能切中肯綮。 国民党几乎与中国共产党同时师俄,两者的
          宣传动员能力却不可同日而语,这与中国共产党留苏干部的影响不无关系。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
          的宣传动员能力与时代互相激荡,与时俱进,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留苏学生特色的“发表” “ 发表能力” “ 发表力” 等特定词汇并没有在国内
          传播,主要原因为留苏学生的“ 发表” 含有留学环境下要求党团员通过口头发表进行系统训练之


             ①   谢怀丹:《岁月屐痕———一个莫斯科中山大学女生的回忆》,第 22、56—63 页。
             ②   庄东晓:《难以忘却的怀念》,上海市妇联妇运史料组编:《回忆杨之华》,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41 页。
             ③   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第 93 页。
             ④   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第 218 页。
             ⑤   孙会修:《旅莫支部归国干部与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的改造》,《中共党史研究》2015 年第 5 期,第 51 页。
             ⑥   杨奎松:《蒋介石与战后国民党的“政府暴力”———以蒋介石日记为中心的分析》,《近代史研究》2011 年第 4 期。
                                                                                                            7 5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