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近代史研究》2022第二期
P. 142
徐志民/日本政府的伪满留日学生政策
学习者,不予接受 2. 接受伪满留日学生应符合各校入学规定,履行相应手续 3. 依据规定征收
入学检查费、入学费、上课费等 4. 关注入学者及其所学专业,特别说明名字前印双轨圆圈的是伪
满补助费留学生 。 2 月 28 日,文部省专门学务局致函外务省文化事业部,表示 1938 年度伪满留学
生的学席设置和接受工作已经部署,可转达伪满驻日大使馆开启后续工作 。①日本以特定学校、特
定名额、特定专业的对口接受,虽然基本实现了周密"统制"伪满留日学生人数和专业的目标,但也
是导致伪满留日学生人数从七七事变后开始下降的原因之一 。 1938 年 6 月,伪满留日学生人数从
七七事变前的 1939 人降至 1620 人, 1939 年 6 月又降至 1322 人, 1940 年 6 月仅有 933 人,此后至
1945 年 8 月日本战败技降,基本维持在千人左右 。②
日本对伪满留日学生的对口接受政策,既不同于战前中国留日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就读
学校和所学专业,也不同于战时日本对其他伪政权的留日学生接受政策,而有其鲜明特点 。 一是无
论战前的中国留日学生,还是战时其他伪政权的留日学生,尤其是自费留日学生,虽也受日本政府
和学校政策的影响,但仍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 。 而伪满留日学生,无论是公费还是自费,尤其在
1936 年伪满政权实施留学生认可制度后,基本失去了入学的自主选择权,主要通过对口接受 。 二
是战时日本接受其他伪政权的留日学生,至少形式上是日本与伪政权进行"协商而与伪满政权
的"协商其实是日本人与在伪满的日本人之间进行"协商" 。③兰是日本的学校根据自身类别、
教育分工等,分类分级接受中华民国和其他伪政权的留日学生,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对口接受,但大
规模、普遍地对口接受伪满警察、教员、社会教育指导者、行政官员、邮政人员、海军和陆军士官生,
以及从事殖民地"经济开发"与掠夺的技术人员留学,确实"与众不同" 。 日本接受伪满留日学生的
目的,是根据所谓"日满一体"的"不可分"关系,培养"日满融合"的"棋子服务于日本在中国东
北的殖民统治和侵华政策,故对他们的培养也不同于其他伪政权的留日学生 。
二、定向培养
日本对伪满留日学生的对口接受,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便于实施定向培养 。 1935 年 4 月,陆
军省向外务省提出伪满《留日学生指导要纲~ ,明确培养伪满留日学生的"要旨是培养伪满的"国
家中坚"力量,故必须彻底"普及满洲建国精神,使之深刻理解日满关系,达成本来之修学目的,同
时防止不纯策动深刻理解日满两国一体观,成为两国结合的模子" 。 该要纲的"指导目标是
涵养"国家的精神""日满一体现" "民族协和的精神" "牺牲奉公的精神" "团体的精神" "勤劳精
神" 。 其"指导要领"规定,伪满驻日大使馆学务处以"适当的方法"负责留日学生指导;伪满留日学
生会馆与协和会、陆军省、文部省、外务省、日本相关学校等密切合作,并接受后者的帮助;指导伪满
留日学生成立"留日学生会接受学校训练和团体训练,开展留日学生学习状况、思想、素行等调
查,经常与留日学生"谈话为之提供"保护" 。④
① JACAR(7 主;7 麽史资料七 y 夕一) Ref. B050 15475800 、在本邦追拔留学生祯 枪 案施阅 1~ 雄件/方针阴你第二卷(外移省
外交史料结) 。
② 周一川: { 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人数考辩 } , { 文史哲 } 2008 年第 2 期;孔凡岭: { 伪满留日教育述论} , { 抗日战争研究 } 1997
年第 2 期 。
③ JACAR(7 己;7麽史资料七 y 夕一) Ref. B05015475800 、在本邦追拔留学生椅枪 案施阂你桦件/方针阴侨、第二卷(外移省
外交史料馆) 。
④ 阿部洋 r i 对支文化事棠 」 η研究 我前期日中教育文化交流 ω 展网之挫折 』 、 836 页 ;JACAR( 7γ7 麽史资料七二/ 夕
一) Ref. B05015945800 、满洲国留日学生会结阅得锥件第一卷(外旅省外交史料馆) 。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