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近代史研究》2022第二期
P. 174
瞿艳丹/影印存真:中国近代的坷罗版印刷技术考
禄堂书影~ ,主要使用石印术,但也混入一页精美的呵罗版书影,反映出编者在搜罗书影之际并未
有统一的复制标准 。①又或者,在编者看来,石印、两罗版复制的书影各有千秋,亦各有缺憾,因而
呈现出有别于同时期日本书影图录的复合景观。
另有可留意者,即罗振玉、陶湘等人在复制典籍之际,多用"玻璃版"一词指称坷罗版 。 以坷罗
版复制古籍的做法最早兴起于日本,在我国始终没有大范围流行,大众报刊的广告中亦鲜见宣传,
故而藏书家、学者虽常用"玻璃版"一词,但该译词也难以普及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到罗版印刷
日渐衰徽,原本就未流行的"玻璃版"一词更难传播 。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辑到上海创立中国历史
参考图谱编审会,须以两罗版印刷插图,遂资助"申记"和"安定"两个呵罗版作坊,这一技术才得以
保存,而这两处作坊的名称中均采用了两罗版一词 。②加之郑振择常用此词,或对 1949 年后两罗
版一词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
生士j五
r口 b口
本文在检验书籍实物的基础之上,结合多种文字记录,考察了近代中国两罗版技术的引进与各
领域的利用情况,阐明两罗版这一译词最初源于有正书局 。 同时期还存在玻璃版、坷珞泰布等多个
译名,但都不如坷罗版一词有生命力 。 这一词语最初更多运用于书画、碑帖复制领域,如今已是古
籍、书画复制领域共通的词语其最终确立离不开 1949 年后郑振锋等人对呵罗版技术的保存工作 。
尤可注意者,晚清民国以来,一些号称呵罗版的印刷品未必是呵罗版,而是网目铜版 。 这意味
着购买印刷品的读者对两罗版、网目铜版等印刷技术可能没有准确的认识 。 理解到罗版技术的,只
是少数印刷技术者和对两罗版有特殊偏好的藏书家 。 这些藏书家往往选择通过自己的交友网络,
直接请日本技艺精湛的到罗版技师复制典籍 。 尽管以到罗版复制典籍在近代中国并未普及,但对
近代中国的读书人、藏书家而言,两罗版无疑意味着比版刻、石印更为出色的复制技术 。 这项技术
对版本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 传统版本学研究对书籍样式、版框尺寸等并无精确描述④ ,随着印
刷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对书籍本身各方面的信息均开始重视,这大大超越了传统藏书家的审美趣
味,使版本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精密的现代学科 。
传统书籍审美观念之中,坷罗版的灰度颇令人不习惯,而书籍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呵罗版在"存
真"方面的优势 。 因此,近代以来以坷罗版复制的典籍至今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并成为新时代典
籍复制事业中的印刷底本 。 另一方面,在书画鉴藏领域,彩色印刷早成主流,技术亦日新月异,单色
到罗版复制品曾经的优势地位已然退却 。 同一种印刷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年代此消彼长的价值
判断,意味着人们对不同类型的图像、复制品有着不同的要求与偏好 。 因此考察某种印刷技术,也
须区分不同领域、在不同语境下分别探讨不宜简单地同一而论。
(责任编辑:薛刚)
① 王文进编: { 文禄堂书影 } ,出版者不明, 1937 年 。
② 刘雪堂: { 兴衰二度,重放光华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编: { 中国印刷年鉴 1981 } ,印刷工业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314 页 。
③ 1940 年起,郑振锋曾以坷罗版及彩色木版印刷术编辑刊行《 中国版画史图录 } ,序中用坷罗版一词 。 参见郑振锋 {( 中国
版画史图录 〉 自序 } , { 郑振锋全集 》 第 14 卷,第 235 -249 页 。 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鲁迅、郑振锋曾编辑 《 版画丛干n ,其间鲁迅致
郑振锋信中也多使用坷罗版一词,如 1934 年 2 月 9 日、6 月 26 日致郑振锋信( { 鲁迅全集 》 第 13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 、 164 页) 。 考虑到鲁迅研究的重要性及鲁迅作品流传范围之广,对坷罗版一坷的确立亦应有一定作用 。
④ 石样: { 版框尺寸一一描述与记录的历史} , { 版本目录学研究 》 第 4 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521 -534 页 。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