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27
冯玉荣 / “授受源流”:《清史稿》医者传的编纂与医史的承启书写
或预断数十年后,皆验。 当时名满天下,传闻附会,往往涉于荒诞,不具录”。 ① 对其症疗方法加以
归纳,而对于坊间传闻涉于荒诞者则不具录。 类似如陈士铎,虽有医名,但其著作《石室秘录》《辨
证录》被斥为怪妄,夏孙桐认为,“此类医籍,经学有根柢者之识别,或亦有可节取,若无识,粗工盲
从之,则误人非鲜矣”。 ② 《清史稿》未为其立传,可能基于此考量。
夏孙桐为编修《清史稿》医者传广选史料,采列医家评断,但并非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裁断。
夏孙桐虽为文士,但本人知医,据其友人《怀旧篇》“为酬雅谊过高门,快接清尘禇孝孙。 矍烁精神夸老
健,从容谈笑涤忧烦。 遗笺许我题诗句,夙疾从公识病源。 泓款乞留期附集,香山料已慰吟魂”,诗中
有“夙疾从公识病源”,附注“十月间往谢为我诊脉,云是肝胃两经受病甚深,属向曹巽轩调治之” ,也
③
表明夏孙桐本人能诊脉判病。 不过他不轻易为人诊治,据关赓麟《江阴夏闰庵夫子八豑双寿序》
称:“先生探秘上池,尝遍百药经,谙和性论,熟养生。 虽若讷入官,不复为人诊治。” ④ 夏孙桐的择
选裁断,可能也与当时名医杜钟骏的启发有关。 杜钟骏曾为光绪帝、袁世凯治病,医术高明。 ⑤ 夏
孙桐在 1920 年为杜钟骏的《药园医案》一书作序中自陈:“余因佐史馆,搜辑近代医家,君为疏列短
长,研求正变,略窥渊识,实启愚矇。” ⑥ 并在《药园医案》 提要中称赞杜仲骏,“晚近医人中较为有
根柢也”。 ⑦ 夏孙桐通医术,广交名医,知医史,所选传主及评点多能契合医家的事略及定位。
夏孙桐对医家医史的理解和把握,也体现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的撰写。 对于瘟
疫之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成书较早,仅载吴有性《瘟疫论》。 《清史稿》增加戴天章、余霖、刘
奎的传记,但作为附传,记载较为简略。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专门对其著作进行介绍,戴天
章《广瘟疫》 提要专门摘取其自序 ,采纳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详细介绍余霖及著作《 疫疹一
⑧
⑨
○
0
得》 ,称刘奎于治瘟疫致力尤深。 1 对于温病学,在柳宝诒的《温热逢源》提要中写道:“清代中叶
以来,江浙医家论温热治法,悉宗叶桂之说,吴瑭《温病条辨》始具规模,王士雄《温热经纬》集诸家
1
○
之论,益为详洽,其后继述日多,要不出其范围。” 1 《清史稿》医者传选取的就是这几位江浙名家,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对其脉络进一步梳理。 在叶桂的《温热论》提要中论及,“晚近医家奉
为圭臬,而陈念祖、陆懋修墨守仲景者,则于桂有微辞,亦如朱陆异同,流分而源非不合,百余年来,
1
○
叶派传衍犹盛,所谓江河不废者矣”。 2 《清史稿》也称薛雪与叶桂私人关系不是很融洽,但却强调
其在学术上不存偏见,“(薛雪)生平与桂不相能,自名所居曰扫叶庄,然每见桂处方而善,未尝不击
1
○
节也”。 3 这显现夏孙桐无论是编纂《清史稿》,还是编纂《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编纂思想一
以贯之,并无门户之见,对于有争议各派,兼收并蓄,以显示其学术源流。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伤寒学极其关注,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相比,增加了程应旄《伤
寒论后条辨》、张遂辰《张卿子伤寒论》、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柯琴《伤寒论
① 《清史稿》第 502 卷,“艺术一·叶桂传”,第 13875 页。
②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 10 册,齐鲁书社 1996 年影印版,第 357 页。
③ 趣园:《怀旧篇(三)江阴夏闰枝孙桐(诗词)》,《国艺》第 3 卷第 1 期,1941 年 1 月,第 52 页。
④ 关赓麟:《江阴夏闰庵夫子八豑双寿序》,《铁路专科学校月刊》第 1 期,1936 年 8 月,第 20 页。
⑤ 苏星菲、杨东方:《夏孙桐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年第 4 期。
⑥ 夏孙桐:《药园医案序》,杜仲骏:《药园医案》,京华印书局 1920 年版,第 2 页。
⑦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 10 册,第 333 页。
⑧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 10 册,第 625 页。
⑨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 10 册,第 673 页。
○
1
0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 10 册,第 449 页。
○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 10 册,第 331 页。
1
1
2
1
○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 10 册,第 663 页。
1
○
3 《清史稿》第 502 卷,“艺术一·薛雪传”,第 13876 页。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