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16

抗日战争研究               2022 年第 3 期

                   其政府命令转达敌方希望言和之意,并声言对华北无领土野心,彼即将回京见余有所面陈云。 如其
                   来时必严词拒绝。 但南京防御工事殊嫌薄弱,恐难久持。 未知友邦究能何日出兵,十日内能否实
                   现? 盼立复。” 30 日,蒋更以本人名义致电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在强调“张冲同志回国详述先生
                                ①
                   对华友爱之笃与关怀之切,殊深感激”后,以“中苏两大民族本为东亚和平之两大柱石,不惟利害与
                   共,休戚相关,而且暴日为我共同惟一之敌”为理由,恳请苏方“当机立断,仗义兴师,挽救东亚之危
                   局,巩固中苏永久合作之精神”。               ②
                       但是,出于在抗日与“反共”两难关系上的纠结,在“以德促苏”之际,蒋介石的心理是十分矛盾
                   的。 在 11 月 30 日的日记中,蒋提醒自己“不可陷国家于西班牙形势”。                            ③  在“本月反省录”中,蒋还
                   反思:“抗战结果,东南财赋之区反成为散兵游勇抢劫之场,此乃战前未曾想到之事,痛心疾首,无
                   逾于此,实为抗倭惟一之制命伤也。”但同时他告诫自己:今日唯有“在时间上作长期抗战以消耗敌
                   力,在空间上谋国际干涉与使敌军在广大区域驻多数兵力,使之欲罢不能,进退维谷,方能制敌之死
                   命,贯彻我基本主张”。          ④  接着,在记于 12 月 1 日日记前的“本月大事预定表”中,蒋“考虑长期抗战
                   之最恶场合”,特别提及他因“共党乘机捣乱,夺取民众与政权”,“倭俄以中华为战场,陷于西班牙
                   水深火热地位”等可能的前景而感到忧心忡忡。                       ⑤
                       在此背景下,蒋介石除在 11 月 30 日召见军方要员讨论外,在 12 月 2 日接见陶德曼前,还于下
                   午 4 时再次召集徐永昌、白崇禧等人进行事前商讨。 会上,先由陪同陶德曼同抵南京的外交部次长
                   徐谟报告相关情况。 其后,“诸人相继表示意见,大致谓既非亡国条件当可讨论”。                                      ⑥  蒋介石也认为
                   “德国调停不应拒绝,尚非亡国条件”。 这说明,蒋为留有后路,在“以德促苏” 的同时,对“倚德议
                   和”也确实愿意尝试。 但白崇禧却提出:“防共协定性质如何? 修订教科书、关税等问题我们如何
                   主张? 与日议和不宜失去与国。”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也发言“赞成白勿去与国一点,以备
                   翻身地步”。     ⑦  关于这个问题,徐永昌在当日的日记中分析道,白崇禧从对苏考虑出发反对接受德
                   国调停,理由是若中国接受“共同防共”等条件,“恐从此在国际间陷于孤立,使日对俄得有力布置
                   后仍来迫我”。      ⑧  结合前文提到的白崇禧 11 月 4 日的观点,可知徐永昌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 换
                   言之,白崇禧所说“不宜失去”的“与国”,指的是苏联。                        ⑨
                       在确认内部的各种意见后,蒋介石开始与陶德曼会谈。 在陶德曼再次表明日方条件仍与 11 月
                   初的条件一致后,蒋介石列举中方意见如下:1. 日方无信,已签字之条约尚往往撕毁,我方相信德



                      ①   《蒋中正电蒋廷黻转杨杰德大使在汉传达敌方希望言和之意彼将回京见余有所面陈云如其来时必严词拒绝但南京防御
                   工事殊嫌薄弱未知友邦能否于十日内出兵协助》(1937 年 11 月 29 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90106 -
                   00012 - 305。
                      ②   《蒋中正电蒋廷黻杨杰请伏罗希洛夫转史〔斯〕达〔大〕林中苏利害与共休戚相关》(1937 年 11 月 30 日),台北,“国史馆”
                   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002 - 020300 - 00042 - 009。
                      ③  1936 年 7 月西班牙爆发内战,交战的一方是政府军和人民阵线的左翼联盟,另一方是以佛朗哥为首的右翼集团。 前者受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援助,后者则得到德国、意大利的支持。 这一内战与国际战争相交叉的局面给西班牙造成惨重损失,引起全世
                   界震惊。 1939 年 4 月,佛朗哥势力获胜,西班牙进入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
                      ④   《蒋介石日记》(手稿),1937 年 11 月 30 日“本月反省录”。
                      ⑤   《蒋介石日记》(手稿),1937 年 12 月 1 日“本月大事预定表”。
                      ⑥   《国防最高会议常务委员第 34 次会议记录》(1937 年 12 月 6 日),台北,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藏,会 009 / 5。
                      ⑦   《德国调停中日战事》(1937 年 11 月 5 日至 1938 年 2 月 4 日),台北,“国史馆”藏,外交部档案,020 -990700 -0009,第 14 页。
                      ⑧   《徐永昌日记》第 4 册,1937 年 12 月 2 日,第 193—194 页。 笔者附注:王世杰 1937 年 12 月 3 日日记亦谓“会商时白崇禧
                   对共同防共一款,认为最不可接受”。 参见《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 1 册,第 147 页。
                      ⑨   顺便指出,一些论著认为白崇禧所说“与日议和不宜失去与国”的“与国”指的是德国,近年台北出版的“蒋介石年谱” 等
                   重要论著也同此说。 这反映出学界对这一时期的重要史实至今存在着亟需纠正的误解。
                    1 8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