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2

抗日战争研究               2022 年第 3 期








                              中苏缔约后国民政府路径分歧的


                                 发展与终结(1937. 8—1938. 1)




                                                            鹿锡俊






                                内容提要  1937 年 8 月中苏缔约后,国民政府基于错误的推演,寄希望于以苏联参
                            战实现军事胜日的“苏联路径”。 两个月后,随着推演的落空,很多人转向以“倚德议和”
                            为目的的“德国路径”。 11 月初的第一次德国调停与国民政府高层“反共”执念的复炽相
                            互作用,加剧了国民政府内部的路径分歧,赞同“德国路径”者还尝试从防止“造共”的维
                            度劝告日本“悔悟”。 其后,“张冲口信”铸成蒋介石对苏联的误判,与第二次德国调停相
                            重叠,促使蒋介石交叉实行“以德促苏”与“倚德议和”,但国民政府的主流却进一步向“德
                            国路径”倾斜。 12 月下旬日本对华条件更加严苛,国民政府对此存在三种不同意见,最终
                            对日本的条件既不接受也未拒绝。 1938 年 1 月日本切断“德国路径”后,国民政府在别无
                            选择中被迫转向长期抗战。 在此过程中,日本“共同防共” 等条件的压迫,使苏联因素对
                            国民政府发挥了鼓舞抗日与阻止屈服的作用;日本则在代为国民政府终结路径分歧的同
                            时,走上与既定目标适得其反的绝路。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苏联  日本  德国  抗日战争


                       自1937 年 8 月中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至翌年 1 月日本发出“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声明,这 5
                   个多月是国民政府在围绕“苏联路径”与“德国路径”的分歧中,重新检讨和战问题的重要时期。 随
                   着新资料的不断开放,关于这段历史已有很多研究 ,但仍然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不足:其一,尽管
                                                                  ①
                   国民政府当时一再强调苏联的态度是中国决定对外方针的先决条件,学界关于国民政府对苏考量
                   的探讨,总的来说却还处于碎片化阶段,故至今尚缺乏对整个过程的系统性考察;其二,由于对苏考


                      ①   重要成果有李嘉谷:《中苏关系史研究二题》,《抗日战争研究》1995 年第 1 期;李嘉谷:《合作与冲突———1931—1945 年的
                   中苏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王建朗:《卢沟桥事件后国民政府的战和抉择》,《近代史研究》1998 年第 5 期;陈仁
                   霞:《陶德曼调停新论》,《历史研究》2003 年第 6 期;刘维开:《战端一起,绝不妥协:蒋中正委员长之和战立场》,台北《近代中国》
                   总第 163 期,2005 年 12 月;曾景忠:《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有未下定抗战决心》,《民国档案》2008 年第 1 期;杨奎松:《七七事
                   变后蒋介石的和战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纪念七七事变爆发 70 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09 年版;吴景平:《蒋介石与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对日和战态度———以名人日记为中心的比较研究》,《抗日战争研究》2010 年
                   第 2 期;李玉贞:《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与斯大林》,《社会科学研究》2010 年第 5 期;姜良芹:《从淞沪到南京:蒋介石政战略选择之失
                   误及其转向》,《南京大学学报》2011 年第 1 期;劉傑、川島真編『対立と共存の歴史認識———日中関係 150 年』、東京大学出版会、
                   2013 年;王奇生:《抗战初期的“和”声》,吕芳上编:《战争的历史与记忆》 第 1 册,台北,“ 国史馆”2015 年版;萧李居:《 合作或冲
                   突———防共问题纠结下的中日关系(1931—1945)》,台北,民国历史文化学社 2021 年版;等等。
                    4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