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48

抗日战争研究               2022 年第 3 期

                   考量以及分歧弥合的过程均有细致探究。                     ①  这些研究对于揭示中共游击战主张的提出、讨论与确
                   立的过程,以及中共领导人为之所做的努力,有着重要意义。 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尚存在深入
                   讨论的空间,如双方主张的异同点和毛泽东态度的发展变化等。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尚未有研究探
                   讨这一分歧对此时八路军作战行动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国共双方史料的爬梳,在系统
                   梳理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军事战略方针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的作战行动,以便从
                   政策执行的角度检视八路军的作战原则。

                                             一、 游击战的提出与中共内部的讨论


                       1936 年 7 月 16 日,全面抗战尚未爆发,毛泽东在和斯诺谈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方针等问题

                   时提出,在未来的对日作战中,中国军队要获得胜利,就必须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后
                   退,迅速地集中和分散,即“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                                      ②  全面抗战爆发
                   后,中共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中提倡的作战原则也以运动战为主。
                       1937 年 7 月 14 日,毛泽东和朱德等通过叶剑英向国民党方面表示,同意红军担任平绥线方面
                   国防,但红军特长在运动战,特别是配合防守之友军作战,并愿意以一部分兵力深入日军后方作战。
                   7 月 28 日,毛泽东与张闻天致电负责与国民党方面谈判的中共代表,强调红军主力出动后将集中
                   作战,不得分散,并愿担负绥远方面的国防任务。                       ③  也就是说,直到 1937 年 7 月 28 日,中共所主张
                   的对日作战原则均为运动战,而反对进行阵地战。 至于分散游击,仅是以一部分兵力进行。
                       平津沦陷后,情况发生变化。 8 月 1 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表示,依据目前敌我情况,红军应
                   实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这既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兵力作战。                                         ④  8 月 4 日,毛
                   泽东再次致电周恩来等,指出游击战应以红军和其他适宜的部队负责,为适应游击战,兵力“原则
                   上应分开使用,而不是集中使用”。 红军在现阶段应向平绥线和平汉线方面的日军实行“侧面的游
                   击战”。   ⑤  至此,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原则的构想已经改变为分散兵力的游击战。 对于这一主张,
                   朱德和周恩来等复电表示,应“发挥红军运动战、游击战、持久战”的特点与优点。 红军出动之后,
                   为减少消耗,可主要在日军侧面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                          ⑥  与毛泽东不同,朱德等人认为红军出动之
                   后不仅要实行游击战,也应开展运动战。 从具体行文来看,运动战的成分甚至还要多一些。
                       或受此影响,毛泽东对作战原则的表述也做出一定修正,称红军应“以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
                   战”,在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从侧面袭扰和打击日军。                           ⑦  所谓游击运动战,在游击战之外,应包括
                   运动战。 只不过“游击运动战”相较于朱德等人的“运动战和游击战”,毛泽东的着眼点可能更多地


                      ①   强调双方主张具有一致性的研究主要有龚希光:《朱德与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 问题》,《党的文献》1996 年第 6
                   期;田玄:《彭德怀与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问题考析》,《军事历史研究》1999 年第 1 期。 讨论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关于对日
                   作战原则的分歧及弥合的文章主要有杨奎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日军事战略方针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8 年第 2
                   期;《抗战初期中共军事发展方针变动的史实考析———兼谈“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方针的真实性问题》,《近代史研究》
                   2015 年第 6 期;邹铖:《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作战原则探析》,《抗日战争研究》2020 年第 1 期;等等。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559 页。
                      ③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 3、6—7 页。
                      ④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 8 页。
                      ⑤   《对国防问题的意见》(1937 年 8 月 4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22—23 页。
                      ⑥   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研究组编著:《朱德军事活动纪事(1886—1976)》,解放军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70 页。
                      ⑦   《红军的作战任务与兵力使用原则》(1937 年 8 月 5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25 页。
                    5 0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