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58

146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12
              问题时,就将政治自由作为一个“拉”的因素 。在推拉理论看来,“非经济因
              素”对迁移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于二战期间来华的犹太难民来说,这

              一因素尤其重要。由于其所居国多处于纳粹控制下的欧洲,空前的排犹乃至屠
              犹恶潮,以及因经济危机和战争威胁而导致的多国对移民入境严格限制的政策

              等所产生的推力作用远远大于中国方面的拉力作用。
                  1933年1月至1939年8月,纳粹德国先后颁布一系列反犹法令,旨在把犹
              太人从德国的社会生活中清除出去,并迫使他们离开德国。从1933年3月9日

              开始,柏林发生了一系列反犹事件,反犹浪潮开始遍及德国许多城市。1933
              年4月1日,纳粹德国开始从经济上抵制犹太人,4月7日颁布的法令确定了

             “雅利安人”的概念,从而导致2 000名犹太人被解除公职,4月22日的法令禁
              止医院聘用犹太医生,4月29日取消了犹太艺术家在艺术家联合会中的会员

              资格,该年还规定了德国高等学校中犹太大学生的比例(不到1%)。1935年,
              德国的反犹措施进一步加强,并于9月15日颁布了臭名昭著的反犹太法令——
              纽伦堡法令,德国犹太人从此被剥夺了德国公民所具有的一切权利。1939年

              纳粹德国撤销了德国犹太人总代表会,于7月4日建立了德国犹太人总联合会,
              该会主要推行纳粹的犹太政策,特别是促使犹太人移居境外。

                  纽伦堡法令颁布实施后,至1935年底,就有8 000犹太人因为各种无法忍
              受的迫害而自杀,7.5万犹太人流亡国外。1938年11月的“碎玻璃之夜”后排
              犹恶浪达到高潮,涌向各国使领馆申请政治避难签证的犹太人难以计数。1938

              年、1939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和波兰等国后,这些中东欧国家的犹
              太人也被大量驱逐出境。18.2万奥地利犹太人、11.8万捷克犹太人被迫移居国

              外。从1933年到1941年,约有26.7万犹太人离开德国,这个数字几乎是德国
              犹太人总数的一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纳粹德国的统治范围内,有

              40 ~ 41万犹太人被迫离境。
                  当然,经济驱动力也是导致犹太难民来华的“推力”之一。希特勒在德
              国上台后,对犹太人进行步步紧逼的经济迫害,几乎剥夺了犹太人的全部财

              产。此后,这种经济剥夺又扩展到整个纳粹占领地区。据报道,1938年“碎


              12   M. Todaro “A model of 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 1969, pp.138—148.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