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60

148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地区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的《贝尔福宣言》。前已提到,当时中国外交部次
              长陈箓就致函上海锡安主义组织的主席埃里 · 嘉道理,表示中国政府在对待锡
                                                14
              安主义问题上与英国政府持相同的态度 。“中华民国”的创建者孙中山先生也
              于1920年4月24日致信《以色列信使报》主编埃兹拉,表示对于锡安主义运
                      15
              动的支持 。当犹太难民涌入上海之时,自身也沦为难民的上海市民仍旧克服
              重重困难,对犹太难民给予了无私的接纳与帮助。1939年上海出版的《东方
              杂志》就刊文指出 :“虽然我们在上海尚有十多万难民的生活不易维持,但我

              们只要有能力能办到,总可以尽力帮助犹太难民……我们应站在弱小民族的联
                                                    16
              合战线上,一致对付欺凌弱小民族的敌人” 。
                  其次,从文化角度看,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与犹太文化有许多碰撞冲突
              的地方,而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和犹太文化传统则具有许多接近乃至相同的

              地方。
                  例如,中国人和犹太人都十分重视家庭伦理。与中国家庭类似,犹太家
              庭也常常是四世同堂、三代同居。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有许多可以在

              中国的《四书五经》中发现的箴言,如教导人们要孝顺父母、爱护妻儿。又
              如,重视教育的作用,是中犹文化价值观接近的又一表现。《塔木德》和《四

              书五经》均教导人们要注重学习,才能出人头地,强调“唯有读书高”。中文
              中把犹太人一起祈祷的地方翻译为“犹太会堂”,而非“犹太教堂”,就是因为

              synagogue一词除了宗教概念,还有学校的意思。犹太人除了在那里进行宗教
              活动,还举办各类讲座和学习班。比如在星期天,犹太会堂都有主要面向青少
              年的“周日讲堂”。再如,犹太人与中国人都具有在艰苦条件下顽强生存的能

              力,而且都善于经商理财。文化的相似性对惨遭迫害的犹太难民产生了巨大的
              吸引力。加之上海、香港、哈尔滨、天津等又是当时远东地区十分欧化、非常

              开放、充满商机的国际性大都市,这些有利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环境条件都成
              为吸引犹太难民前来避难的强大拉力因素。
                  再次,当时中国,尤其上海等大城市处于特殊的开放状况,又为经商者



              14  前引锡安主义中央档案馆(Central Zionist Archives): 文献 Z4/2039号。
              15  见第三章附录二所做注解。
              16  贺益文:“犹太民族问题”,《东方杂志》1939年第36卷第12号,第12页。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