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62

150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19
              找就业机会、翻译和法律服务等 。
                  离散型的移民一般都具有三个关键性的特征: 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性、以

             “回归故土”为指向以及保持集体的边界。犹太人作为一个典型的离散型移民
              社群,其广布世界各地的社团组织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则大大提高了为其同胞提

              供情感、信息与工具性支持的可能与力度。我们知道,犹太公墓和犹太会堂的
              出现,往往是世界各地犹太社区形成的标志。自1870年起,上海犹太人不仅
              开始建造了犹太会堂和犹太公墓,还建造了犹太学校和各种社区组织。到20

              世纪30年代,上海犹太社团的人数已近5 000多人,并拥有自己的社区协会、
              宗教公会、犹太会堂、学校、医院、养老院、公墓、商会、政治团体、报刊,
                                                        20
              乃至小小的武装力量(万国商团内的犹太分队) 。这些门类多样、功能齐全的
              上海犹太社团组织已经具备了向大量涌入的犹太难民同胞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条

              件。在后面模式篇第十八章,我们还要对此详述。
                  通过以上在推拉理论框架下对二战期间来华犹太难民动因的论述中可以
              看出,在推力因素方面,纳粹德国的一系列反犹、驱犹、屠犹政策是导致大量

              德国和中东欧犹太难民产生并流亡的主导动因。当时中国、特别是上海特殊的
              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则是吸引犹太难民来华避难的巨大拉力因素,同时上海、

              天津、哈尔滨等地早已形成,并相对成熟的犹太社区组织则为犹太难民的救助
              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网络支持。这一难民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相

              对接,即为犹太难民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使近3万名犹太难民的生命得
              以保存和延续,在远东的上海促成了儒家文明与犹太文明的交流,将中华民族
              的包容精神与犹太民族的互助传统淋漓再现。


                  四、 战后犹太难民离开中国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


                  由于二战期间来华的犹太人属于典型的难民类型,既然是难民,那么上
              海对他们来说,就只是一个暂时的避难地,一旦战争结束,他们定会返回原国
              籍地。对于来华欧洲犹太难民来说,离开中国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寻找仍在欧



              19  前引罗斯玛丽 · 塞尔斯著: 《解析国际迁移和难民政策: 冲突和延续》,第49页。
              20  潘光、王健著 : 《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犹太民族史上的东方一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第46页。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