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9

第一章  欧洲犹太难民来华避难的远因近由              7



                    第一章
                    欧洲犹太难民来华避难的远因近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纳粹疯狂反犹,大批犹太人逃离德国及其占领
                    区。当时通过上海进入中国的犹太难民有3万左右,除数千人又去了他国之

                    外,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2.5万名左右犹太难民避难上海和中
                    国其他城市,仅后一个数字就比当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
                                                    1
                    五国所接受的犹太难民的总数还多。 为什么当时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中国,特
                    别是上海作为避难的落脚点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其
                    成因错综复杂,需要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犹太人来华的历史背景、中犹文化的

                    可融通性,以及上海的特殊地位等角度进行多方位的探讨。

                        一、 犹太难民来中国避难的国际背景


                        希特勒于1933年初在德国上台,随即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反犹运动。从
                    1933年到1945年的12年里,这场运动从没间断,而且逐步升级,就其全过程

                    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8),主要是在德国本土颁布
                    一系列反犹法令,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自上而

                    下的、无孔不入的迫害。第二阶段(1938—1941),随着德国吞并和占领越来
                    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粹的反犹政策和法令被照搬到德占地区,并发展为驱赶
                    和隔离相结合的行动方针。第三阶段(1941—1945),纳粹当局转而实行“最

                    后解决”政策─即从肉体上消灭整个犹太民族。



                    1     A. Grobman and D. Landes, ed., Genocide, Critical Issues of the Holocaust, Los Angeles, 1983, p.298.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