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78
66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难民。因此,当时在大连的欧洲犹太难民至少有150 ~ 200人。
二、 青岛
虽然最早定居青岛的犹太人来自德国,但这个犹太人聚居地是随着1917
年俄国革命后大批俄国犹太人的来到而发展起来的。作为原来德国殖民地的青
岛,相对熟悉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部分德、奥犹太难民前往避难。随着纳粹反
犹恶浪的升级,有65名说德语的无国籍中欧犹太难民在1940年来到青岛,使
7
犹太社团的德国色彩有所增强 。1941年,北平《中国公论》刊有《犹太人在东
方》一文。据该文统计,到1940年10月,青岛有犹太人约221人,其中无国
8
籍173人、德国48人、英国12人、美国7人、其他5人。 可以肯定,无国籍
或德籍犹太人中有不少逃离欧洲的犹太难民。德国教授威尔 · 马扎特经研究发
现,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中有不少犹太裔教授和讲师。1933—1937年,至少有
两名在山东大学教书的教授和讲师是逃避纳粹德国来华的犹太难民。一位是
乔 · 斯特恩博士,另一位是马丁 · 伊格尔博士,他是由斯特恩介绍而来。此外,
库特 · 佩菲尔教授的妻子也是犹太难民。1938年,山东大学因日军占领而关
闭,他们也被迫离开了青岛。
根据上述资料推断,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青岛至少有100余名犹
太难民,绝大多数是1939年至1941年之间抵达,主要来自德国、奥地利、波
兰等国,其中有不少是大学教授,医生。有一些后来又去了哈尔滨、天津及周
边城市烟台、德州等。1937年、1938年和1939年,青岛犹太社团派代表参加
了3届远东犹太人大会。1939年,青岛犹太社团主席托瓦宾斯基在会上宣读了
青岛犹太社团报告,称社团已经过了初创时期,打下了稳固的基础。社团接受
的犹太难民得到了妥善安置,生活安定。 9
犹太难民费里德里希 · 格罗希回忆道 :“1939年,经过30天的海上航行
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上海……此时,一个住在青岛的名叫金斯伯格的法国
7 马查特(W. Matzat): 《青岛德国学校简史 1924—1946》(Short Chronicle of the German School in Tsingtao
1924—1946),波恩, 2001年版, 作者自行印制。
8 东山紫明著,吴明堂译 : 《犹太人在东方》,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
9 房建昌 :“青岛犹太人小史”,《青岛市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青岛涉外足迹》,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