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2023年3-4月
P. 158
郑彬彬 张勇安 / “首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综述
物保护活动探析》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动物史路径,探察近代西人在沪之动物保护活动,指出其面
临的“仁民与爱物”张力的背后,是在沪西人简单移植英国本土动物保护模式,在实践中以殖民
霸权为后盾,引起国人强烈的质疑与不满。 哈尔滨音乐学院林媛《 全球化、大众化、本土化———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口琴音乐现象解析》 分析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的“ 口琴热”,认为口琴在中国
实现大众化,与西方口琴音乐现象形成“共振”的同时,也与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时代要求、大众
音乐审美、传统音乐资源形成互动,是西方器物传入中国并影响大众音乐的典型。 延安大学封
磊《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嬗变的全球史论》讨论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
时装置从钟鼓楼到标准钟的转变,认为这是全球性现象与近代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转型中计时
标准化、国家化互相作用的产物。 时间全球变革中的共时性特征与近代中国地方的历时性嬗
变,为观察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 南京理工大学朱时宇《 收听的共同体:
抗战时期的公共收音机设置与信息传播》 指出,公共收音机归国民党党政军机关或教育文化机
构所有,设于公共场所或收音室,便于民众集体接受信息,意在打破既有空间秩序造成的界限和
阻碍,强化国民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政治合法性,使民族成员与抽象的民族之间建立精神联系,增
进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
新世纪以来,环境史与医疗卫生史异军突起,丰富着学界的历史书写与认知。 近年来,“水”的
历史,更是成为学者们综合探察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线索。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鲍
俊林《从盐场到圩田———清代长江口南岸潮滩的农业化》围绕清代长江口南部沿岸地区,系统分析
荡地盐转垦过程、圩田系统的发展以及与潮滩水土环境演变的关系,揭示濒海盐碱地圩田化的过程
与发展机制,刻画了清代长江口南部沿岸潮滩人地互动变化图景。 中共中央党校焦雨楠《“华北”
水域的建构与认同———兼论华北水利委员会与近代河流治理》从“水”的角度探究近代“华北”的构
建,认为近代华北水利区及其治理机制的形成,既建基于自然地理要素,也着眼于现实治理需求,更
受限于中外政治;呼吁学者不应“想象华北”,而应根据具体问题和历史论题厘清“华北”的界域范
围。 西南财经大学袁上《清末民初成都平原的堰长制与堰费征收》认为,成都平原的灌溉渠系及其
堰长制是以“层级结构”的形态构成并发挥水利功能的。 在自流灌溉的条件下,“大堰—堰—沟”逐
级析分水源,并在清末民初通过“长河堰长—堰长—沟长”的民堰管理制度加以经营。 这表明民间
水利组织是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展现为同层级与跨层级制约与反制约的整合体制。 西北大学张
博《近代内蒙古畜牧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及变化》探究近代内蒙古牧业生产中的用水及相关工程
建设,指出牧业用水与农业灌溉用水不同,牲畜的可移动性使牧业生产用水主要根据自然水源与草
场的分布“逐水草”而动,未能如农业灌溉用水那样可单独租卖和收税。 民国时期,牧民因地制宜
积极修建与利用水井饮畜,但由于国民政府在蒙地统治力量的薄弱,加上动荡的社会环境和战乱,
各类新的牧业用水理念、技术与政策未得深入落实。
在疾病史研究中,政府在疫病防治与医疗资源供给中的作为备受学者关注。 河南大学尹素敏
《清末东北鼠疫防治成功与政府作为和西医崛起》以清末中国东北的鼠疫防治为线索,讨论清政府
官员和华人西医的作为和影响。 认为,官与医的密切配合不仅使疫情得到迅速平息,而且使华人西
医开始取代洋人西医成为主要力量,为世界防疫医学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将中国经验升格为世界
规范。 浙江大学姬凌辉《政治与市场:战时医疗药品经理委员会与普通医疗药械的供销》关注全面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如何解决药荒,指出国民政府透过药经会在医疗药械供应上占据主导,药经会是
1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