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五期
P. 120

吉 辰/张之洞督鄂时期的军械购买、制造与日本因素


          本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如李廷江指出日本军事顾问对张之洞由“反日”
          转向“亲日”的作用;冯青讨论了张之洞创建的湖北海军与日本的关系 ;陶祺谨对张之洞聘请的日
          本军人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他们的活动模式;笔者此前也对张之洞派遣的留日军事学生有所

          论述。①
              本文试图从军械购买、制造的角度做出一些新的探讨。改良军械,向来是军事改革中的重要一
          环。在日本对张之洞的全方位影响下,湖北的军械购造自然有着日方的深度参与。对此,上文提到
          的各项研究虽有一定涉及,但着墨不多,且未注意到其中日德两国的竞争、日本财阀的作用、鄂造步

          枪口径的选择等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外务省外交
          史料馆与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地所藏未刊档案,从中日关系史的视角出发,对张之洞督鄂时期的军
          械购造政策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德退日进:湖北选用日制军械的缘起


               由于清政府自办的军事工业一宜不甚发达,外购军械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中国当时购买的外
          国军械可谓“万国牌”,其中尤以军工水平蜚声全球的德国军械最受青睐。张之洞在甲午战争期间

          曾致电驻德公使许景澄称:“鄙人任内购炮,大炮必克虏伯,快炮必格鲁森。”②克虏伯(Krupp)和格
          鲁森(Gruson,1893年被克虏伯兼并)都是以制造火炮著称的德国军火巨头。
              然而,在胶州湾事件发生后,张之洞对德国的印象骤然恶化。几乎与此同时,日本向他抛出了

          橄榄枝。③在这种情况下,张之洞开始选购日制军械。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湖北枪炮厂督办
          沈锡周致电当时在日考察的湖北枪炮厂委员徐钧溥,指示他购买2000支步枪以及配套的刺刀、枪
          带等物。④此事自然出于张之洞的命令,但未见下文,估计是因为徐所跟随的姚锡光考察团提前回
          国。⑤同年末,张之洞还上奏一片,声称“东洋阅操各员禀称,日本所用村田枪枝较毛瑟尤为快利,

          且能击远,并言若中国购置,犹可从轻议价等语”,主张“赶造毛瑟,工价亦不能省,曷若购此利器,
          以练新军”。⑥可见,当年秋天赴日观摩日本陆军大演习的湖北官员向他推荐了日本步枪,而这一
          推荐背后恐有日本军方的怂恿。⑦

              张之洞初次买日本军械,应当是次年的事。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月,他致电上海道余联沅,
          通知“湖北由日本寄来快枪一枝,军刀四把,现存上海日本领事馆”,要求对方发给免照以便运送来
          鄂。此次所购军械数量极少,显然只是用作样品的。同年年底,他又从日本订购行军雨衣2000件、
          背包2000个、马鞍36副、鞍囊136个。⑧



             ①  李廷江:《日本軍事顧間七張之洞一1898—1907—),亜細亜大学《了汐研究所紀要》第29号,2002年;冯青:《张之洞与
          H本模式海军建设的噹矢——创建湖北海军的颠末》,李廷江主编:《清华日本研究》第1揖,2014年;陶祺谴:《甲午战争后张之洞
          聘用日本军人考》,《历史档案》2015年第3期;吉辰:《清末湖北省的留日军事教育——以张之洞督鄂时期为中心》,《教育学报》
         2019年第5期。
             ②  《致俄京许钦差》(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初二日辰刻发),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9册,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③  戴海斌:《张之洞与德国军事教习》,《近代中国》第21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350—352页。
             ④  《致日本厚生馆徐凤九》(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申刻发),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9册,第306页。
             ⑤  关于姚锡光等人的赴日考察,参见吉辰《张之洞与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1895—1907)),^ 90—98页。
             ⑥  JACAR(亚洲历史资料中心)Ref. B13080684100(第72盛面),清国政府機密書類入手方二付在清公使日U稟申一件(機
          密金支出之件),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该片于十一月初七日奉朱批“军机大臣议奏”。
             ⑦  关于张之洞派员赴日观摩陆军大演习,参见吉辰《张之洞与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1895—1907)》,第108—112页。
             ⑧  《致上海余道台》(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四EJ亥刻发、十二月初一日亥刻发),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0册,武汉
          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8页。
                                                                                                           117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