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近代史研究》2020第六期
P. 126

王亚楷/近代中国社会对“瘾”的认知及其变化


               人涕泪交横,手足痿顿不能举,即白刃加其颈,男虎出其前,亦惟俯首受死,不能少为运动也。①


          作为目击者,俞蛟的记录可信度较高。首先,“俗呼为’瘾'”,证明此说是流行于广东当地的俗语,
          而非书面语。另外,“瘾”字在广东方言中又与“引”读音相同②,可知该字是俗语转为文字时的另
          一写法。③但与“引”相比,“瘾”更为冷僻,俞蛟的选择显然存有深意。“瘾”字中有“隐”,符合吸食

          者“避人吸烟”④、吸鸦片为“难言之隐”的窘状。俞蛟认为吸食者没有按时吸鸦片“则疾作”,换言
          之,“瘾”本身被视作一种疾病。更重要的是,就俞蛟所见,鸦片之害已逐步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
          “近日四民中惟农夫不尝其味,即仕途中多有耽此者。”⑤“瘾”既是身体之病,亦是社会之病,故俞

          蛟用带病字头的“瘾”而不用“引”。
              地方性俗语在传播和“文字化”的过程中,会因转写者对成瘾现象认识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样
          貌和含义。无独有偶,山西榆次人王诉在嘉庆十年刊刻的《青烟录》中将之写作“淫”。“盖此物

          (鸦片)急涩猛悍,能陡发人精气,效能顷刻,以其祛小病,故淫荡无识之辈,信而宝之,不知服既久,
          真气亏耗,欲摆脱之不可,名曰上淫。”⑥根据王氏对鸦片的叙述,不难理解他选用“淫”字的意图。
          重要的是,他特意在“淫”字后作注“读若上声”,强调“淫”字在此处不可读本音,而应与“引” “瘾”

          音调相同,则宜接证明王诉先听取了该词的读音,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之写作为“上淫”。虽然这
          种写法最后没有流传开来,但其存在亦是士人根据发音和立意择选用字的力证。

              正如俞蛟所言,吸食鸦片的风气在社会蔓延开来。至嘉庆十八年(1813年),普通民众、朝中官
          员甚至宫中的太监、侍卫都在吸食鸦片⑦,“举国如狂日” “腥烟遍天涯”,罗天尺的担忧变成现实。
          这时“瘾”的说法跟随鸦片向北传播,钱塘士人陈文述遂知晓了这一粤省俗语和用法。他将“瘾”解
          释为有虫作怪:“心窍作虫窠,瘾至虫出罅。”⑧上瘾之时就是虫活跃之时。这种解释可能源自瘾发

          时产生的虫蚁在体内爬行、奇痒无比的“虫噬感”。⑨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将各种虫(蟲)看作
          疾病病因的观点比较常见。⑩虽然陈文述并未明言“瘾”是疾病,但“瘾至虫出”的表述已认可了这
          种观点。可见“瘾”字和“瘾为病”之说在士人阶层中已有流传,并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有所传播。

              梳理中国人在19世纪前对成瘾现象的观察、认知和利用,可知鸦片虽然最初来自外洋,但



             ①  俞蛟:《梦厂杂著》第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②  传教士罗存德(Lobscheid Wilhelm)于1866年至1867年间编写《英华字典》,收录了 "瘾”与"引”在广东方言和官话中的
          发音,"瘾起 yan, hi Yin k'i,引起 yan, hi. Yin k'i"可知两字读音相同。见 Lobscheid Wilhelm,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Hong Kong: The Daily Press Office, 1866 -1869) , p. 12530
             ③  道光时人张培仁曾注“引或作瘾”,是两字相通的另一证据。见张培仁《静娱亭笔记》第11卷,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
          书》(118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④  张昌甲:《烟话》,阿英主编:《鸦片战争文学集》下,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767页。
             ⑤  俞蛟:《梦厂杂著》第10卷,第185页。
             ⑥  王诉:《青烟录》第8卷,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0辑第12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
         534 页。
             ⑦  《严禁侍卫官员太监买食鸦片并严查鸦片烟贩事上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1册,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⑧  陈文述:《颐道堂诗选》第28卷,《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清代诗文集汇编>(504),_h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版,第518页。
             ⑨  现代成瘾医学中,“虫噬感”属于阿片类物质“戒断综合征”之一。戒断综合征指停用该物质引起的一系列躯体症状,约
          在停药8—12小时出现,除“虫噬感”,还有瞳孔扩大、体毛竖起、打喷嚏、起鸡皮疙瘩、寒战、厌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全身
          骨骼和肌肉酸痛及肌肉抽搐等症状。详见李峥、王志英主编《精神科护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2页。
             ⑩  如清代医家李文来认为,人体内有“常有之虻',“倘寒浸火逼则不安其位,亦能为病。若饮食不慎,血气虚衰,又能变生诸
          虬不可名状”,“至于杀身灭门,虫之为患,若斯其酷也”。李文来撰,朱姝等校注:《李氏医鉴》冲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版,第160页。
                                                                                                           123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