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近代史研究》2020第六期
P. 20
&成史屠寃 2020年第6期
“现在海内学堂林立,应有文部统摄,自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以下,天下学堂皆归文部管理。京师学
务处及编书局应即裁并归入文部,设司分任。各省学务均应责成学政主持,学政衙门亦应仿文部分
设数司,统隶文部,以归画一。”①这个建议与当时山西学政宝熙等人关于设立学部的主张一致,引
起清廷注意。清廷交政务处与学务大臣一并议奏,最终批准设立学部②,成为清末教育改革的领导
机构。关于整顿学务、设立“文部”的主张,是对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预流,也是曾经两任学政
的陆宝忠教育思想的灵光一现。
不过,如果把陆宝忠与几乎同时代的张之洞略做比较,或许还可以观察历史的另一面相。张之
洞于同治六年出任浙江乡试副考官,随后任湖北学政(同治六年至九年);又于同治十二年至光绪
二年任四川乡试考官与学政。时人以四川试差为“第一美差”③,张之洞任完试差又任学政,三年后
任满回京,“及去任,无以治装,售所刻万氏十书经版,始得成行”。④这与陆宝忠从湖南学政满载而
归形成鲜明对比。与陆宝忠更大的不同是,张之洞不只是把试差与学政之职用于衡文校士,而是致
力于培养人才。他在湖北学政与四川学政任上兴办经心书院与尊经书院,编撰《輔轩语》和《书目
答问》,既为士子提供读书场所,又为之指明向学路径。“公两为学政,所至网罗通才宿士。……教
以治经门径、通知时务。”曾国藩“尝嗟异之”,以为洪亮吉、朱筠、阮元的督学业绩都“无以逾之”。⑤
张之洞两任学政,不仅在湖北和四川教育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且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都影
响至巨,并因此而成为一代“儒臣”,这是作为一个平凡普通学政的陆宝忠无法企及的境界。
(责任编辑:杨宏)
① 《顺天学政陆宝忠奏为条陈整顿学务章程事》,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03/7214/
133/538 -0194o
② 《政务处奏遵议设立学部折》,《申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4版。
③ 李慈铭:《越绶堂日记》第8册,同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广陵书社2004年影印本,第5791页。
④ 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第1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9页。
⑤ 《许同莘札记•袁昶撰〈六十寿言〉节略》,许同莘存:《广雅遗事及赵凤昌来函等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档
案,甲 622 - 4O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