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近代史研究》2022第二期
P. 17
&叫支昂完 2022 年第 2 期
灾" )和随之而起的瘟疫,实际上要到 1880 年才基本扭转了中国人口连遭损失的严重局面 。
太平天国战争及随之而起的饥荒、瘟疫,使得大批人口死亡和逃散 。 很多昔日繁华之地,只剩
下颓垣荒草,针灌出没 。 以江苏江南地区为中心的江、浙、皖、赣等省是太平天国的主要活动地区 。
全国的经济中心一变而为两个政权生死搏斗的主战场 。 在清王朝经过多年反复征剿终于将太平天
国血腥镇压以后,城乡的破坏和人口的损失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
1863-1864 年,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湖总督左宗棠、江苏巡抚李鸿章等在向清廷的奏报或给家
人的信函中,均提及当时安徽、湖江及江苏江南地区的情形:战前这些地方多是民稠地密的 膏腆之
地,炊烟相望,鸡犬相闻;现在则是荆棘塞路,黄茅白骨,几里、几十里见不到人家 。 人民死于兵焚,
死于饥饿,死于疾疫,几乎没有手遗 。 非二三十年,不可能复元 。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F. P. W. Richthofen) 于 1871 年致函上海《 字林西报~ ,描述了他在浙
西及皖南的见闻:谷地的土壤极其肥沃,却完全荒芜;刷着白石灰的华美住宅掩在丛生的树木之中,
无人居住 。 桐庐、昌化、于潜、宁国等城市,成了一片片废墟 。 城中只有十来座房屋有人居住 。 联结
城市间的大道变成了狭窄的小径,许多地段长满了数人高的荒草或难以穿行的灌木 。 山谷中的村
庄规模之大 、数量之多,说明以前人口十分密集;房屋的精细风格,建筑的砖石结构和双层楼房,说
明了原先的富足程度 。 山谷中的耕地和山坡上栽种水稻的梯田,现在长满了荒草;栽培的桑树大都
因无人照管而开始朽烂 。①
西北的陕甘两省,由于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的所谓"回乱士地抛荒,人口凋 零 。 陕西巡抚刘蓉
在奏报中说:陕西的西安、同州、凤翔兰府地最沃饶,但战后士地开垦还不足十之二三 ,而人民死亡
者十居六七 。②
灾荒和饥懂造成的人口损失,甚至超过战争行为 。 如光绪初年的"丁戊奇灾" (光绪兰、 四两年
的干支纪年为丁丑、戊寅,即公元 1877 、 1878 年) ,黄河中下游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直隶等省连遭
大旱,人口损失以千万计 。 《 清史稿》 称饥民死者日近万人" 。③
民国 《 续修陕西通志稿》 记载道:
"西、同、风、乾各属,古兰辅地,百余年来休养生息,鸡犬相闻,至道咸时户口称极盛焉,同治初
回变起,杀伤几五十余万,亦云惨矣 。 重以光绪丁丑、戊寅奇灾,道瑾相望,大县或一二十万,小县亦
五六万,其凋残殆甚于同治初元 。④
光绪《 山西通志》 也说:
"晋省户口,素称蕃盛,逮乎丁、戊大撞,顿至耗减 。 当时见于章奏者,饥民至六百万,而次年之
疾疫死亡不与焉 。 " ⑤
光绪二年( 1876 )该省册报人口 1642 万,光绪九年(1 883 ),锐减至 1074 万,仅为前者
的 65.4% 。⑥
由于缺乏可信的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对晚清战乱 、 饥憧等造成的人口损失只能作出近似的估
计 。 在华的英国人李提摩太 (Timothy Richard) 认为:在 1876 年到 1879 年的大饥荒中,有 1500 万一
① 节译自 PingTi Ho ,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α , 1368 - 1953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 Ha凹ard Un附rsity Press ,
1959) , pp. 242 - 243.
② 刘 蓉 : { 陈陕省凋敝情 形正在 } , { 刘中悉奏议》 第 10 卷,光绪十一年刻本 。
③ 《 清 史稿》 第 121 卷,志 96 { 食货二 } ,上海 古 籍 出版社 、 上 海 书店 1986 年影印本 。
④ 民国 《 续修陕西;m.志稿》 第 31 卷户口" 。
⑤ 光绪《 山西通志》 第 65 卷田赋咯八·户口" 。
⑥ 见《 中国近代人口史 》 附录" 1749- 1898 年分省人口统计"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