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近代史研究》2022第二期
P. 30

&叫支昂完            2022 年第 2 期


                    淮北环境灾难基本上归因于封建统治者蔑视民生、视民为蚁、治水事务以服务政治需要所致 。
               1855 年黄河北归,苏北黄河故道千疮百孔,自然环境无以恢复,农业生态和社会生态衰败到了极
               致 。 民国时期,淮北所产的粮食除去必要的消耗,每日人均得粮 0.47 斤,仅及人体需粮标准的
               199毛 -289毛 。① 缺粮并非土地资源紧缺,或是民性"曹碗" 。 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凤阳地最广,人最
               稀,荒芜最多" 。 怀远户均额田曾达 370 余亩 。② 1932 年,皖北许多县份农民户均占地达到亩,顿
               上、吁胎农民户均占地分别为 85 亩和 88.5 亩 。③ 因而,淮北缺粮的主因是环境引发的社会系统性
                问题,使百姓无法把劳动力投入到耕作中 。 简言之,淮北不是苦于内卷化,而是苦于无法内卷化 。
                    黄河北归后遗留下来的河道、积潦、士壤等环境问题大体上贯穿于中国近代 。 一部近代治淮史
               就是整个中国的政治史、社会史和生态变迁史 。
                    淮河生态修复的首要问题是把涝区的滞水排走,其次是对黄水造成的沙碱士或淮黄下游地区
               淤涨出来的盐碱地进行士壤改良 。
                    本来,排走涝区滞水(导淮)是相对简单的事 。 黄河北徙之后,淮河生态修复始被提及,但此时
               导淮已不再成为朝延的核心问题,而是成了地方性事务 。 同治六年(1 867) ,两江总督曾国藩建议
               导淮,奏请分年试办 。 光绪年间,两江署总督吴元炳、总督刘坤一、安徽学政徐邮等皆曾兴办小规模
               河工,不是效果极徽,就是没有效果 。
                    孙中山多次强调导淮 。 但民国前期,中央政府仍然无意负担淮北地区的治水费用,而是由地方
               政府筹集,治水事务每况愈下,只能做些小修小补的工程 。 不少导淮举措又往往本末倒置 。 如"上
               江"安徽曾先于"下江"江苏举办导淮疏通了中游河道使水流变畅而处于江苏的下游河道则阻
               塞难通,遂使苏北水患雪上加霜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组成导淮委员会,并于 1934 年完成苏北淮河
               入海工程,但对解决淮河问题实属杯水车薪 。
                    1938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炸开河南郑县花园口黄河大堤,泛水再次入淮,豫、皖、苏兰省 44 县
               成为黄泛区,远在江苏的东海、灌云、却县、沫阳、宿迁、淮安等县也惨罹灾患 。 决堤造成死亡人口
               89 万;在苏北形成巨浸,迫使 1200 万人流离失所 。④
                    与官府主导的导淮积重难返、步履维艰相反,以张蕃为首的绅商对淮黄下游地区的土壤修复却
               成绩斐然 。
                    张著不但是近代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也是导淮先行者 。 据他计算,淮地部分滞水排干后,苏
               北一些湖、河洒出的地亩面积,以九折计,仅洪泽湖即达 6605 方里、高宝湖 3528 方里、骆马湖 693
               方里、青伊湖 45 方里、废黄河(宿迁至海口 )2033 方里,加上淮河(五河至老子山) 1472 方里,总计
               14376 方里(合 7763040 亩) 。 苏北的苇荡营官地,同样按九折计,为 5400 方里(合 3916000 亩) 。⑤
               可惜这千万亩土地因导淮不力未获修复 。
                    在张蕃创办的企业中,最让其劳心费神的就是淮南的通海垦牧公司,而通海垦牧公司事实上开
               启了对淮黄冲积的苏北千万亩盐碱地的修复 。 尤为重要的是,通海垦牧公司创立了绿色农业之路,
                以生物治理的方法使盐碱荒滩变成了良田沃士 。
                    通海垦牧公司购地约 12 万多亩,以股份制形式运作 。 初期以雇用劳动方法招集农民开垦(部
               分报酬从以后的士地租金中抵扣) ,先在漫无际涯的荒滩上修路、造堤、建吁 、 筑堪,通过雨水和提


                   ① 马俊亚: { 近代淮北地区的粮食短缺与强势群体的社会控制 } , { 清华大学学报 } 2016 年第 6 期 。
                   ② 孙让修: { 怀远县志》 第 2 卷赋税志嘉庆二十四年刻本,第 5 页下 。
                   ③ 《 各省总户 数农户田地表·安徽} , { 统计月报》 第 1 -2 期, 1932 年 2 月,第 14 页 。
                   (  Norman  D.  Hanwell, "New  Floods Threaten More  Losses for  China," Far  Eαstem Survey, VoL  8, No.  15  (July , 1939) , p.I77.
                   ⑤ 李明勋 、 尤世均主编: { 张苓全集 }( 2 ), " 函电"上,上 海辞书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484 页 。
                26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