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近代史研究》2022第二期
P. 7

"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笔谈

               础,在创造巨 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巨大环境损害;许多祸患肇端于近代,但直到 20 世纪后期才
               迅速积聚和质变,导致环境灾害群集发生,生态危机全面加剧 。
                    时彦检讨中国环境问题,每指其具有结构性、叠加性、压缩性和复合性等诸多不利特征,因发达
                国家在几百年中陆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当代中国数十年中迅速集中出现。 不过,倘若透过时间纵
               深逐一溯源追踪,不难发现许多问题早在近代甚至古时就已发生,至少已经萌生 。 新中国以空前规
               模和速度迅猛发展,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无比急促,环境问题骤然凸
               显,人民群众的心愿也从"求温饱"转向"要环保" 。 这些快速而巨大的变化,需从近代开始进行理
               性、辩证的历史考察,以便充分认识中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内生动力,及其现实
               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
                    三要采取全球历史视野探察近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生态关联 。鸟瞰世界历史,可知近代以
               前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①区分略域,异途发展,互动演化,大致呈南北对峙之势 。 公元 15 世纪末,
               东方和西方分别开启"大航海时代" 。 此后科技、产业革命驱动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在西欧、北美

               率先崛起,与其他区域文明东西相持、而一度以"西风压倒东风世界历史基轴开始圄转:一则农
               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分异和对立逐渐消弹,二则新兴工业文明不断倾轧传统农业文明 O 两百多
               年中,弥满铁血腥味的西方殖民资本不断向外扩张,近代工业、科技等诸多"现代性"因素持续传
               播、扩散人类之网" 每 逐渐伸张、密织,覆盖整个世界,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一一在物质层面表

               现为商品大流通和物种大交换,在精神层面则表现为宗教信仰、思想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大碰撞 。
               风起云涌的国际共产主义和民族独 立解 放运动,不断扫荡封建残余并最终瓦解近代殖民体系 。

                因此,历史学家高频使用工业、科技、资本、市场、自由、民主、革命、解放之类词语来记录和描述近
               代世界 。
                    在世界现代化全景之中,中国无疑是一个经历独特的重要板块 。 不论是被动应对还是主动

               融入,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中华民族不断扩大、增强和深化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
               联系的历史趋势无可置疑,学界已有大量研究 。 需要 特别指出的是,南北、东西文明差异的背后
               是人与自然关系差异,近代世界变迁的墓底是人与自然关系模式的转换,近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

               联系也包括不断增进的生态关联 。 鸦片战争以前,海外传人的棉花、玉米、番薯、烟草已对中国造
               成广泛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伦敦茶馆 、 巴黎时装店已经隐约影响遥远中国,特别是南方茶
                山、瓷窑和蚕乡的水、士、林地生态 。 进入近代,在众多"现代性"因素共同作用下,曾经被大洋、荒
               漠和高山严重阻隔的中外生态联系不断扩大和加强 : 由外而内,更多种类的动物、植物及其培育

                品种,更多"洋货还有细菌、病毒,随着人流、物流不断扩大而加速传播,进而造成社会生态影
               响;由内而外,虽然丝绸、茶叶等传统产业优势相继被日本、印度侵夺,但更多 产业如棉业、烟业、

               庶糖业、林业、矿业……不断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 O 此时,较之伦敦茶馆,纽约股市和东京期货交
               易所对中国城市、乡村、森林、矿山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 所有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经济现
               象,而是广泛且紧密地关联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社会一生态系统的新

               陈代谢 。
                    生态关联当然还包括精神层面,特别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 近代中国经历了自中古佛教传


                   ① 关于世界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关系,中外学者已有大量论说。 国内有吴于度在 1982 年率先提出"两个世界"的划分,并
               将其彼此互动作为世界历史运动的基本线索 。 见吴于度 《 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 ,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3 年第 l 期 。
                   ② "人类之网.. (The  Human  Web) 是美国历史学者威廉 · 麦克尼尔和约翰·麦克尼尔提出的一个概念 。 参见王晋新、宋保
                军等译《 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
                                                                                                        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