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83
刘 杰 / 近代汉口区域银两货币市场的演变
可。 郑氏所设公估局吸收了汉口货币市场上所流通银两的平砝及与汉口商业往来密切的地区所通
行的平砝,采用了市场兑换中更容易被接受的“估平”。
汉口成为通商口岸后,中外商业贸易迅速发展。 传统制钱难以满足大宗贸易结算需求,制钱渐
被银两替代。 汉口钱庄所开设的银炉坊将银块、银锭重新熔铸成标准银两。 为了方便贸易结算,汉
口与外埠进行商业上的银两兑换时,以相应的平砝换算。 汉口开埠前后,其货币市场上先后存在估
平、正平(或称钱平,为钱业标准,1000 两兑汉漕平 985 两)、九八平(汉口商业交易所使用,1000 两
兑换汉漕平 980 两)以及洋例平、海关平等。 ①
汉口开埠之后对外贸易频繁,国际商业结汇不可避免。 外商汇兑以二四宝银(即银 50 两申水
2 两 4 钱,成色为 980. 27‰上下)为平色基础,但汉口本地贸易中通行 987 之成色,明显高于二四宝
银 980 之成色。 为使对外贸易不受汇兑损失,汉口各商户不得不调整以二四宝银为收付标准,逐渐
通行于各业。 “汉口当时以漕平为最通行,漕平 986 两即估平 1000 两,故又名九八六平。 批宝划定
之银色则以申水 2 两 4 钱为标准。” 为了便利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与结算,尽量节省汇兑结算中
②
所产生的交易成本,经各行帮、钱庄与公估局协商后,汉口银炉坊改铸成加水 2 两 4 钱的银锭(以申
水 2 两 4 钱为标准)。 二四宝银炉所定银两成色统一为每 1000 两含纯银 980. 272 两,每锭 50 两相
当于纹银 52 两 4 钱。 汉口本地银炉所铸造的银锭及流通在汉口市面的银两货币经批估后到市场
交易与使用。 ③
最初汉口本地商人与外商贸易结算中多采取毛银进行兑换。 英国于 1861 年在汉口设立英租
界。 此后英商、俄商、法商等在汉口租界设立进行大宗贸易的事务所、贸易洋行。 ④ 英国、俄罗斯等
外商来汉口主要从事茶叶、洋纱、洋布等贸易。 由于汉口银两平砝复杂,银两成色也不一致。 外商
因不熟悉内地商业习惯,难免产生贸易结算纠纷,因此要求汉口各商根据上海规元之例,采取九八
折扣,以二四宝银 980 两,升成洋例银 1000 两作为统一结算标准。
洋例银是在二四宝银基础上,为适应洋商汇兑和贸易结算所创立的银两记账符号和货币标准,
外商通常称为“汉口两”(Hankow Teals)。 “洋例纹者,洋人来汉口通商时所定之例,故名洋例。 其
实即估平九八兑也。 然洋人定为九八兑者,因汉口各帮向洋行买货以毛银兑交,彼此争论,遂议定
出进一律以九八扣〔折〕兑估宝。 故洋例纹 1000 两小估宝色 20 两,合估平宝 980 两,此 20 两乃估
平色明矣。” 根据江汉关海关贸易册和汉口钱庄史料推测,洋例银为英国和俄国商人在汉口进行
⑤
茶叶贸易中率先使用,进而拓展至整个汉口商界。
洋例银在商业中运用的具体汇兑标准为:洋例银 1000 两,换算为汉口二四宝银 980 两;二四宝
银 1000 两,则入账计为洋例银 1020. 48 两。 充当记账货币的洋例银还可以与汉口先前通用的估
平、正平以及海关两直接换算。 1000 两洋例银相当于估平 980 两、正平 990. 37 两、九八平 1000. 6
两;每 1000 海关两折合洋例银 1080. 88 两。
晚清洋例银的出现与汉口开埠后中外贸易结算密切相关,是适应贸易记账需要而产生的区域
虚银两。 洋例银经钱庄、票号等可兑取实银,经过区域银两货币市场的整合,“我国各地习用之虚
① 《武汉近代货币史料》,《武汉金融志》编写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室 1982 年编印,第 20 页。
② 《洋例银之历史的研究》,《大陆银行月刊》第 3 卷第 1 号,1925 年 1 月 25 日,第 100 页。
③ 二四宝银在湖北省内较为通用。 成色略高于标准纹银。 在济南、太原、西安、长沙、常德、湘潭、九江、南昌、贵阳、重庆、成
都等地也较为通行。
④ 关于晚清汉口开埠后设立租界及洋商贸易的情况,可参见水野幸吉著,武德庆译《中国中部事情———汉口》,武汉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224—232 页。
⑤ 刘昌宪:《钱业簿记》,长沙宏文社 1914 年版,第 151—152 页。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