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87
刘 杰 / 近代汉口区域银两货币市场的演变
场价格跌至历史低点。
(三)洋例银与跨区域银两货币的汇兑结算
汉口开埠以来,跨区域的货币汇兑市场发展直接推动了洋例银的发展。 洋商带来了新式的金
融结汇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汉口货币兑换与汇兑市场的发展。 汉口与上海等地的货币结算规模不
断扩大。 长江中上游逐渐形成以汉口为中心的华中、西南汇兑网络中心。 ① 洋例银在跨地区贸易
结算上的便利不断凸显,湖北省内的沙市、宜昌,江西的九江、南昌以及湖南长沙等地的钱庄、银行
转账汇兑多选择以洋例银作为结算货币。
随着国内金融汇兑市场的进一步整合,洋例银也为其他内汇市场所接受。 因金融市场的发展,
汉口与上海之间汇兑联系愈发紧密。 汉口成为联结河南、湖南、江西等多个地区与上海汇兑的中转
地。 申、汉汇票之间的交易逐年增加。 因记账便利,汉口金融市场上改用洋例银作为汇兑结算标
准。 洋例银与其他商埠间的汇兑标准如表 2 所示。
表 2 汉口洋例银与国内其他商埠间的银两兑换比价(1928 年 1 月) (单位:两)
平砝名称 折合洋例银 平砝名称 折合洋例银
上海规元 966. 70 南昌九三八平 1028. 57
汉口估平 1020. 40 芜湖芜漕平 1037. 75
关平 1087. 50 烟台漕估 1012. 30
沙市沙平 1022. 45 镇江二七平 1037. 82
西安陕议平 1016. 33 营口营平 1022. 95
常德常平 1039. 18 开封汴平 1033. 86
宜昌宜平 993. 88 广州九九七司马平 1059. 05
重庆渝平 1016. 33 南京宁漕平 1033. 15
成都九七川平 1018. 37 青岛胶平 1026. 55
三原泾布平 1043. 35 济宁宁平 1051. 95
天津行平 1024. 50 张家口钱平 1065. 20
北京京公砝平 1022. 45 大同同平 1051. 95
济南济平 1042. 85 云南滇平 1020. 40
扬州扬漕平 1035. 33
资料来源: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金融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7 页;张通宝:《湖北近代货币史
稿》,第 122 页;裕孙:《汉口洋例银之消灭》,《银行周报》第 12 卷第 3 号,1928 年 1 月 17 日,第 2 页(文页)。
说明:此表为其他地区 1000 两所能折合汉口洋例银的数额。
洋例银充当了汉口与外埠间汇兑结算的记账货币,晚清民初汉口已成长为仅次于上海、天津的
区域汇兑中心。 1920 年以后,汉口的华资银行逐渐取代钱庄、票号成为汇兑市场的主力。 20 世纪
二三十年代,汉口华资银行与上海、江西、湖南等处的汇兑结算通行以洋例银为记账货币。 如 1931
① 参见马建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圈的构建———基于汇兑层级体系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 年
第 5 期。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