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39
徐志民 /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 ∗
徐志民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国共合作、团结抗
日的结果,其中国民党及其军队主要负责正面战场作战,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主要负责
敌后战场作战。 绝大多数学者能够客观、理性、准确地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
作用,但也有人片面强调正面战场的抗战功绩,贬低甚至否认敌后战场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
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率先擎起抗日大旗,直接对日宣战,领导并坚持敌后抗战。 更关键的
是,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对国民党予以必要的让步,提出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建立,
成为局部抗战时期最大的政治成果,也是全面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重要政治保障。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敌后战场 统一战线
近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领域,吸引不少中青年学者投身其中,也受到社
会各界的关注。 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学者能够客观、理性、准确地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
位和作用,但也有人片面强调国民党的抗战功绩,指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抗战时间
短”“抗战范围小”,躲在敌后“游而不击”,“只顾抢地盘”,以致“坐大”,贬低甚至否认中国共产党
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作用。 ① 这种罔顾历史事实的错误观点,既无助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创
新发展,更不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凝聚社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认
识历史、记述历史,准确把握抗日战争史的主流和本质。 ② 故而,笔者拟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
党率先擎起抗日大旗,领导并坚持局部抗战时期的敌后斗争,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史实为
基础,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 率先擎起抗日大旗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短短几个小时便侵
占沈阳。 随之,日军向辽宁、吉林、黑龙江各地进攻,4 个多月就侵占了中国东三省。 日军进攻何以
∗ 本文系沈阳英雄城市塑造专项重大课题“沈阳抗战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研究”(YXCS2022 - 01 - 02)的阶段性成果。
① 参见李殿仁:《坚决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史》,《红旗文稿》2015 年第 15 期;陈元明、韦冬雪:《关于共
产党抗战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 年第 2 期;卞修跃:《不信青史尽成灰———从有关中共抗战历史若干
网络谣言说起》,《抗日战争研究》2016 年第 4 期;等。
② 习近平:《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人民日报》,2015 年 8 月 1 日,第 1 版。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