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54

抗日战争研究               2022 年第 3 期

                                                           ①
                   泽东的游击战主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故中共中央军委于 9 月 26 日致电八路军各部指出,
                   朱德等的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各级领导同志应提起百倍的毅力,坚决为这一训令的一切方针而
                   斗争”。   ②
                       为将游击战真正发动起来,朱德等人此后又做了更为细致的指示。 9 月 28 日,一二〇师决定,
                   由宋时轮率七一六团第二营和团侦察连组成的雁北支队,挺进朔县日占区开展游击战;政训处主任

                   关向应等率 700 余人的地方工作团分赴岚县等地,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                                   ③  9 月 29 日,朱德与
                   彭德怀致电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副旅长王震,要他“在指定区域内加紧工作,在最短期内将群众发动

                   起来,每三天将工作情形电告一次”。                 ④  9 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命令罗荣桓率一一五师部分兵力“在
                   阜平一带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                  ⑤  以上部署揭示两点:其一,前后方一致认同的游击战主张
                   在华北前线得到了切实贯彻;其二,八路军实施的游击战,还仅仅是以部分兵力负担,这意味着游击
                   战尚未成为八路军的主要作战原则。
                       由上可知,八路军开赴前线之后,毛泽东等领导人坚持以分散兵力、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为主,甚
                   至一度提出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唯一无二的办法”。 但是,部分前线将
                   领对山西战局的估计较毛泽东乐观,所以为争取山西战局持久,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初到前线的八
                   路军还是以集中兵力的运动战为主,并取得平型关大捷。 受此影响以及对国民党军和日军的新的
                   认识,毛泽东在平型关大捷之后,对八路军实施集中兵力的运动战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而八路军总
                   部亦未放弃分散兵力、发动群众的游击战,将之作为前后方一致认同的作战原则,着手以部分兵力
                   去实施此项工作。


                                    三、 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忻口战役与娘子关战役


                       平型关战役之后,国民党第二战区又相继组织忻口战役和娘子关战役,继续对八路军下达作战
                   命令。 而随着毛泽东在 1937 年 9 月底转而对运动战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朱德等前线将领遂指挥八
                   路军各部在日军侧后积极活动,并取得较大战果。                        ⑥
                       1937 年 10 月 5 日,周恩来与国民党第二战区主要将领商谈忻口战役作战计划时提出,位于忻

                   口阵地两侧地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将在国民党军出击的同时袭击日军侧后,并得到对方的认可。                                                 ⑦
                   当天,周恩来将该作战计划电告毛泽东和朱德等人。                         ⑧  根据会谈结果,国民党第二战区对八路军的
                   作战任务做出如下规定:“以十八集团军之林、贺各师,分由平型关及雁门关实行包抄,并截断敌后
                   方联络线,以使主力之作战容易,并派有力之一部,由马兰口方面相机威胁敌之右侧背。”在具体的



                      ①   有论者以为,前线将领之所以开展游击战,主要是由于毛泽东的反复强调。 参见杨奎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
                   日军事战略方针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8 年第 2 期,第 117 页。 然由前述可知,前线将领自始即不曾反对游击战,故游击战得
                   以实施,很大程度上亦是出于前线将领自身主张。
                      ②   《朱德军事活动纪事(1886—1976)》,第 381 页。
                      ③   刘秉荣:《贺龙全传》(3),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914—1915 页。
                      ④   《朱德军事活动纪事(1886—1976)》,第 383 页。
                      ⑤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编辑部编:《罗荣桓传》,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4—145 页。
                      ⑥   “忻口会战是八路军同国民党友军配合作战取得较好成果的一次战役”,参见《朱德传》 (下),第 502 页。 时任日本华北
                   方面军参谋长的冈部直三郎对山西战场第五师团等部在后方遭八路军伏击的情况亦有介绍。 参见『岡部直三郎大将の日記』、芙
                   蓉書房、1982 年、104、112 頁。
                      ⑦   《周恩来年谱(1898—1949)》,第 393 页。
                      ⑧   《固守忻口,诱敌至代忻线以侧击歼灭》(1937 年 10 月 5 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周
                   恩来军事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2—33 页。
                    5 6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