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55
吴志山 / 游击战还是运动战: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的作战原则及实施
兵团部署中,以一一五师与国民党军三个师为右翼军,统归朱德指挥,在五台山等处占领阵地;以一
二〇师与国民党军两个师又一个旅为左翼军,统归国民党军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指挥,在黑峪
村等处占领阵地。 ①
基于上述作战部署以及日军、国民党军的情况,朱德、彭德怀于 1937 年 10 月 6 日致电八路军
各师主要将领,要求一一五师和一二〇师各部侦察敌情地形,切断交通,配合国民党军袭击进攻之
③
敌,并尽可能于 11 日以前完成各项准备。 ② 关于一二九师 ,朱、彭二人亦于 10 月 6 日致电毛泽
东,建议将该师主力调赴晋北五台县,相机协助一一五师作战,太行山脉的群众工作改由该师教导
营负责。 毛泽东最初设想虽是一二九师主力开赴晋东南,但在接到前方这一意见后,也很快予以同
意。 ④ 10 月 12 日,周恩来也致电毛泽东和朱德等,建议由一二〇师和一二九师各一部截击日军后
方,配合忻口中路的国民党军作战。 如果战况激烈,一一五师亦应投入战斗。 对此,毛泽东于 10 月
14 日复电同意。 ⑤ 上述前后方往来电文再次表明,在 1937 年 10 月中上旬,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
等人在集中兵力对日军作战这一点上能够保持相对的契合,而这也是后来八路军在日军侧后积极
活动的政策保障。
在总体作战部署之下,国民党第二战区在随后的具体战斗中又向八路军下达了细部指令。 10
月 10 日,阎锡山为解原平之围,电令朱德指挥的右翼军以一部兵力趁中央军与日军激战之际,前进
至阳明堡方面,截断日军归路。 ⑥ 接电后,朱德以一一五师“一部进出苏龙口,一部渡滹沱河,袭击
繁峙日军,一部经中解村由田村渡河袭击代县日军”。 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此次袭击未获成功,
但攻击部队“仍进至繁峙、代县间截断敌后交通线”。 ⑦ 此后,为减轻忻口正面战场主力作战的压
力,阎锡山又指示“左右两集团军积极向敌后活动,阻敌增援”。 ⑧ 10 月 13 日,朱德与彭德怀电令
一二〇师三五八旅旅长张宗逊等,要求其由崞县等地袭击大牛店日军的侧背,配合国民党军作
1
○
战。 ⑨ 接电后,张宗逊部即攻占大牛店,并“袭击进攻忻口的日军的翼侧”。 0
10 月 14 日,阎锡山致电朱德称,进攻忻口的三路日军已被击溃两路,未被击溃的中路日军仅
1
1
余数百人,在此情况下,你部应对“增援之敌负责阻止,对退却之敌相机歼灭”。 ○ 于是,朱德等电令
一一五师徐海东旅分两路出击,一个团进攻团城口,彻底破坏该地交通,截击往来车辆,另一个团以
主力在沙河镇南岸地区构筑工事,以保障沙河北岸部队的安全,并相机协助袭击日军。 在日军突破
忻口阵地,进逼太原之时,朱、彭二人电令一一五师徐海东等,要求以六八七团主力袭击前进之日
① 《第二战区忻口会战纪要、详报》(1937 年 10—11 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七
八七 / 7280,第 4—5 页。
② 《朱德军事活动纪事(1886—1976)》,第 387—388 页。
③ 一二九师于 1937 年 9 月 30 日至 10 月 6 日由陕西省韩城县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
战军战史》编委会编:《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战史》,解放军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0 页。
④ 《朱德年谱(1886—1976)》(中),第 686—688 页。
⑤ 《周恩来年谱(1898—1949)》,第 394 页。
⑥ 《第二战区忻口会战纪要、详报》(1937 年 10—11 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七
八七 / 7280,第 9—10 页。
⑦ 蒋纬国总主编:《抗日御侮》(4),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78 年版,第 169 页。
⑧ 《抗日战史·太原会战》(2),第 49—50 页。
⑨ 《朱德军事活动纪事(1886—1976)》,第 391 页。
○ 《朱德传》(下),第 503—504 页。
0
1
1
○
1 《第二战区忻口会战纪要、详报》(1937 年 10—11 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七
八七 / 7280,第 13 页。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