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60
抗日战争研究 2022 年第 3 期
蔡锷 1910 年为何在广西蒙冤遭驱?
曾业英
内容提要 1910 年 10 月下旬,广西省会桂林发生由陆军干部学堂第二期广西学生
首先发难,迅速扩大到整个学界、持续 10 多天的“驱蔡” 风潮,蔡锷在广西遇到人生旅途
的第一道坎。 迄今为止的蔡锷研究,皆依据 60 多年后的个人回忆,认为此次“驱蔡” 风
潮,起源于广西同盟会支部为对付“表面没什么革命味道” 的蔡锷。 但历史事实并非如
此,引发这次“驱蔡”风潮的真正原因,首要的是清季以来盛行于各省的“省界”观念,其次
是广西军界内部派系与个人之间的权力之争,与蔡锷革不革命毫无关系。 真正的策动者
是广西谘议局,而非广西同盟会支部。
关键词 蔡锷 广西谘议局 革命 同盟会 “驱蔡”风潮
蔡锷,清末民初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民主革命家,早岁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1904 年
毕业回国。 自 1905 年应升任云贵总督的李经羲“电调”,入桂任“抚院练兵总参谋,兼新军随营学
堂、测绘学堂总理”“陆军小学堂总办” 等差以来 ,一面运用日本士官学校学得的军事知识,创办
①
测绘学堂、陆军小学堂,一面对接办的随营学堂、讲武堂进行严格整顿,不仅“裁散”拒不“出操”,甚
至“聚众殴官,围赌杀人”的兵丁,还撤换了大批不称职的“官长” ,就是从他的留学之国日本聘来
②
的教习也不能幸免。 报载“桂省讲武堂宪兵科,创自总办吴元泽,迄今已有一年,近因该总办聘来
之日本教习学问甚浅,故成绩甚劣。 前日蔡总办电禀抚台,辞退该日本教习,拟另聘才学较优之员
接充”,随即便经张鸣岐批准将此教习“辞退”。 ③ 同时又通过留学日本的朋友等各种渠道,引进
“日本将校团”的教育经验,以及“射击教范,体操、击剑教范,野外要务令”等方面的新成就 ,为广
④
西的军事教育和新军编练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蔡锷乃是广西新军的真正奠基人。
可是,谁都没有料到,随着 1910 年 10 月初陆军干部学堂甄别工作的结束,蔡锷遇到了他人生
旅途中的第一道坎。 自 23 日起,省会桂林竟发生由陆军干部学堂第二期广西学生首先发难,其他
如“陆军小学、师范学堂、高等巡警学堂”最先响应,“测绘学堂、农林学堂、中学堂、大成师范、巡警
教练所,以及中小各学堂等继之”而起的整个桂林学界,持续 10 多天的“驱蔡”风潮。 虽然此前也
① 《代理广西兵备、参谋两处总办,前干部学堂总办兼学兵营管带蔡锷上桂抚谨禀》,北京《帝国日报》,1911 年 2 月 13 日,
第 1 张第 2 页。
② 《致曾广轼函》(1909 年 7 月),曾业英编:《蔡锷集》(1),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274 页。
③ 《军界·讲武堂宪兵科停办》,《申报》,1909 年 12 月 28 日,第 1 张后幅第 3 版。
④ 《复石陶钧书》(1909 年 2 月 6 日),周少臣主编:《辛亥先驱:石醉六》,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 年版,书首手稿影印页。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