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79
杨彦君 / 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报告再解析
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报告再解析 ∗
———以美国馆藏史料为中心
杨彦君
内容提要 1933—1945 年,七三一部队秘密进行了大规模反人道、反文明、反伦理的
人体实验。 美国在二战之后记录和整理的日本生物战和医学实验数据资料中,涉及人体
实验犯罪的史料主要有《费尔报告》《希尔报告》 《A 报告》 和《G 报告》。 通过梳理、比对
和分析上述史料,能够厘清人体实验相关报告的生成过程、主要内容、流转路径和内在关
联,并在判断文本史证价值的基础上,补充和丰富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犯罪证据链条,揭
示其战争犯罪和反人道犯罪的本质。 现有文本亦有助于重新认识美国在二战之后调查七
三一部队的动机和目的。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七三一部队 人体实验 生物战 美国档案
1931—1945 年,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卫生机关和医疗组织被强行卷入“国策化”“军事化”轨道,
在战争与医学的交叉和互动中形成了非常时期的医学体制。 正是在这种战时医学体制驱动之下,
七三一部队 、陆军军医学校、大陆科学院等军事医学组织,九州帝国大学、“满洲”医科大学、佳木
①
斯医科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陆军医院、野战医院和兵站医院等陆军附设机构,都强制利用战俘、平
民和病患进行生物感染、活体解剖和冻伤测试等人体实验。 ② 无论从受试对象来源,还是从实施目
的和性质来看,七三一部队的人体实验与医学界定义的人体实验都有着本质差异。 七三一部队的
人体实验导致受试者全部被残害致死,完全超出医学实验的底线,是二战期间骇人听闻的医学犯
罪、反人道犯罪和战争犯罪。
围绕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问题,学界从战争暴行、医学犯罪和伦理责任视角出发,取得了一系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跨学科视域下细菌战罪行研究”(21KZD004)的阶段性成果。 感谢哈
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学教研室李志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萍研究员、卞修跃研究员,以及匿名外审专
家提出宝贵意见。
① 七三一部队,本名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曾用石井部队、加茂部队、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满洲”第二五二〇二部队等
名称。
② 医学界对人体实验的定义是:“以人体(包括尸体和活体)作为受试对象,用科学的试验(包括解剖、测量、试验和观察)手
段,有控制地对受试者进行研究和考察的医学行为和过程。”参见杜治政、许志伟主编:《医学伦理学辞典》,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28 页。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