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05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193



                    雨棚。建筑地上14层,地下1层。8层以上逐步收缩,形成中央塔楼。建筑立
                    面以竖直线条为主,处理简洁。大楼底层设饭店大堂和总服务台,2层设豪华

                    酒吧和舞厅,3层以上为客房。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曾为上海化工局等单位
                    使用,1964年大楼经装修后改名为新城饭店,恢复饭店业务,后又恢复都城

                    饭店老招牌。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4. 哈同大楼
                        今南京东路233 ~ 257号。1870年,塞法迪犹太人塞拉斯·阿隆·哈同

                   (Silas Aaron Hardoon)来华,先后在老沙逊洋行的香港分行和上海分行工作。
                    1886年,哈同出任新沙逊洋行主管房地产大班协理,此后大批购置南京路地

                    产。1901年,哈同成立自己的公司——哈同洋行(Hardoon Company),独自
                    经营房地产业务,拥有当时南京路半条街的地产。南京路两侧的大楼、里弄,

                    凡是以“慈”字命名的,如慈淑大楼、慈裕里、慈庆里、慈顺里,都曾是哈同
                    的产业。1935年,哈同地产公司投资的哈同大楼建成。哈同大楼占地2 250平
                    方米,建筑面积12 404.9平方米,坐南朝北,6层钢混结构。哈同大楼沿马路

                    布置,转角作弧形处理,立面以壁柱突出竖向构图。底层为花岗岩石贴面,挑
                    出雨厦,以上为大方块水泥墙立面,局部饰水平线条。方形门窗。哈同大楼落

                    成后,原址在河南路、九江路口的高级绸缎庄老介福为了扩展业务,看中了这
                    个地段,斥巨资购买下大楼底层部分,开设铺面。

                        5. 慈淑大楼
                        南京东路349号。1902年哈同以14.5万两白银购得此处地皮。1930年华
                    商大陆银行以年租金规银20万两向哈同租借该地段建造房屋,规定租期32年

                    满期后出租的土地连同所建楼房全部归出租者。大陆银行委托中国建筑师庄俊
                    设计在此建造大陆商场。大楼建筑面积原为25 938平方米,分两期施工,第

                    一期由公记营造厂投标承包,第二期即1934年加建部分由褚伦记营造厂承包。
                    建成后,南京路建筑为7层,中部过街楼为8层,东西和南面沿街为4层,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立面有装饰艺术派竖线条,局部有简洁纹饰。外墙为

                    汰石子毛水泥墙面。南京东路山东路转角处在屋面上建造3层高的塔楼,既作
                    为大楼的标志,又作为引导南京路行人的视点。大陆银行建造的大陆商场,因

                    出租率不高,银行入不敷出而最终抵让给哈同洋行,由哈同的遗孀罗迦陵接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