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07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195



                    江路口建造安利大楼。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9. “朋街”服饰店

                        1935年,德籍犹太人立西纳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只身从德国来到上海,
                    在南京路61号泰兴大楼二楼开设专为外国女士服务的高级缝衣店——“朋街”

                   (Bong Street)。上海一些有地位的外国人成为“朋街”常客,许多社会名流、
                    文艺界人士也慕名而至。二战结束后,立西纳以5 000元大洋把“朋街”出盘
                    给领班张新远、张根桃叔侄经营。上海解放后,原来为洋人、官僚以及其他上

                    层人士服务的高档时装商店纷纷倒闭。“朋街”则搬迁到华懋饭店(今和平饭
                    店)底层约20平方米的楼梯间,依靠承接出口苏联的开司米服装加工业务勉

                    强撑持。1956年上海市服装公司成立后,“朋街”迁到南京东路154号,扩大
                    营业场地。1993年12月,组建成上海朋街服饰公司。



                       (二) 静安区
                        1. 嘉道理别墅

                        19世纪末,英籍犹太富商伊利·嘉道理爵士(Sir Elly Kadoorie)在香港和
                    上海两地办实业,在建筑、房地产、公用事业、橡胶、金融等行业都有投资。

                    1926年,他因捐资创办了育才书社(Elly Kadoorie Society)、上海肺结核病院
                    等慈善事业被英王授予爵士封号。到20世纪30年代,嘉道理家族的事业不断

                    拓展而成为在上海与沙逊、哈同齐名的犹太富商。
                        1919年,嘉道理原先位于今黄陂南路的住宅失火,其妻劳拉·摩卡塔为救
                    被困屋内的家庭女教师而丧生。嘉道理悲痛欲绝,为避免触景伤怀,带着两个

                    儿子去伦敦暂住。行前委托好友建筑师拉汉·布朗为他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
                    64号)重建新屋。布朗则因沉迷于酗酒而将新屋交给英商马海洋行的斯金生

                    设计;前后共耗资100万两白银,于1924年竣工。住宅总占地面积约15 000平
                    方米,建筑面积4 692平方米。建筑为两层的砖、木、石混合结构,对称布局,
                    仿古典式建筑风格。面对花园的中央入口处为标准的爱奥尼克式券柱廊,建筑

                    内外墙面及地面几乎都用意大利大理石饰面,因而人们就称这座房子为“大理
                    石宫”。建筑内有大小房间20余间。底层有容纳800人跳舞的大厅和可供近百

                    人进行宴会的餐厅,厅高近20米,面积近400平方米。建筑内部装饰仿照18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