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15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203



                    舞。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属东湖宾馆所有,20世纪50年代曾为苏联专家所使用。
                    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5. 亨利公寓
                        今淮海中路1160 ~ 1164号,淮中大楼。1936年由塞法迪犹商雷·约瑟夫

                    投资建造。大楼为8层高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大楼后面有一片园地,2层汽
                    车间及附属用房。公寓底层为商店,现为中国银行。它的中央以圆弧形墙面引
                    向商店入口,入口两侧是大玻璃窗。2层至6层为标准层,户型大,每层有2

                    个五室户。7、8层为两组跃层,每户有七室。第7层处理成连续弧形露台,加
                    强了建筑造型的现代感。该公寓内装饰线条简洁,墙角门樘多用弧线,灯具、

                    壁炉和固定家具,工艺精细。公寓外墙以奶黄色光面砖、细槽釉面砖以及錾假
                    石装饰,色彩明快。垂直交通分别设客梯和货梯各一部,楼内安装锅炉、水泵

                    各两台,屋顶设花园、喷泉。1994年被列为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6. 哈同旧居
                        复兴西路(白赛仲路)199号,建筑坡屋顶较大,有四坡形老虎窗。墙面

                    一层为红色清水砖墙,二层为水泥拉毛,涂白色。一、二层之间以带状水泥抹
                    面作为分隔。局部山墙有红色半露木构架,山墙面部分构架呈曲线形,富有特

                    色。红砖砌筑烟囱,砖工精致。英国花园住宅特色。
                        7. 延庆路130号住宅

                        原房主是英籍犹太人,早年带了一点小钱来到上海后很快成为富商。
                    1923年,这个英籍犹商在当时法租界的格罗西路(今延庆路)和麦阳路(华
                    亭路)的拐角处,营造了法国仿古典主义式花园洋房。该建筑高三层,混合结

                    构。南立面多变,凹凸显著,构图呈“双三段”即横三段显著、竖三段突出的
                    特征。两侧弧形山墙对称,山墙上丰富的曲线雕刻,平拱窗券心石上饰三座浮

                    雕头像,南立面屋顶开出一座棚式“老虎窗”,“孟莎式”坡屋顶盖着红色平
                    瓦,十分完整地显示出其法国仿古典风格。此楼还注重采用石材贴面,或制成
                    仿石材隅石装饰。底层为前凸弧形柱廊,二层退平台,三层退阳台,二、三呈

                    栏杆柱饰花盆。层间柱端排列的“牛腿”装饰以及常用的曲线形阳台、局部的
                    椭圆雕刻图案使建筑呈现强烈的巴洛克风格。在大修后,建筑被粉刷成暖黄

                    色,与原先柠黄色有微妙差异。1949年,房主离开中国。1958年8月,上海市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