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16

204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结核病中心防治所从四川中路599号迁入该处住宅,并于1990年更名为上海市
              结核病防治中心。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8. 上海犹太俱乐部(Shanghai Jewish Club)
                  上海犹太俱乐部是上海的俄国犹太社区创办的有影响的机构。1932年

              1月,上海犹太总会在爱义路(今北京西路)举行了隆重奠基仪式,是年8月
              开放。上海犹太俱乐部创始人是俄籍犹商布洛赫,也是俱乐部的终身理事长。
              俱乐部成立后经常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成为上海俄国犹太社区的活

              动中心。每周四,文艺小组要举办一次文艺晚会,俗称“星期四聚会”。1947
              年4月,上海犹太俱乐部迁往法租界毕勋路(今汾阳路20号)上的花园洋房

              内,内设图书馆、会议室、舞厅、阅览室、棋牌室等。建筑为假三层,双折屋
              面陡峭,有双坡形老虎窗,主立面二层为敞廊,木质构架支撑。底层砖墙,水

              泥拉毛墙面,半圆拱券门洞和窗洞,券身突出毛石间隔点缀。整体极富特色,
              局部带有北欧风格。今为上海音乐学院礼堂。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
              秀历史建筑。

                  9. 上海犹太医院
                  1934年2月,在嘉道理爵士的资助下,犹太圣裔社医院(B’nai B’rith

              Policlinic and Hospital)在浦石路(今长乐路)514号落成。太平洋战争爆发
              后,上海圣裔社医院转由俄国犹太人管理,并迁至毕勋路(今汾阳路83号)。

              1952年7月,在上海犹太医院旧址和太原路3号的一所外籍人招待所旧址上筹
              建了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 现为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2004年被列为上海
              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10. 杜美大戏院
                  1933年,德籍犹太人冈勃在杜美路(今东湖路9号)建造了杜美大戏院。

              戏院系砖木结构,有座位813个,主要放映美国八大影业公司和鹰狮公司德影
              片,是当时文艺电影界人士经常聚会的场所。二战爆发后,冈勃遭到囚禁,戏
              院改由俄国人阿伽立克经营,二战结束后,出狱的冈勃继续经营戏院至1948

              年,后转让给一白俄商人。1954年4月,上海市文化局接管杜美大戏院,并更
              名为东湖电影院。1960年5月,上海东湖电影院改建为我国第一座立体电影

              院。现已拆毁。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