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21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209



                    的专席“麦扎奈”(Mezzanine),三楼为会堂的办公室,曾辟为难民的小教
                    室。会堂内木质楼梯的望柱和楼梯侧面的三角形部分如意装饰木雕做工细

                    致、精美,显然受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影响,而楼段的转折处倒葱头装饰则
                    是典型的俄罗斯特色。

                        1992年中以建交后,在会堂建立“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并进行修
                    缮。以色列总理拉宾、以色列总理奥尔莫特、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德国总统约
                    翰内斯·劳、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统克来斯第尔等国际政要曾到此访问。

                    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2) 霍山公园

                        今霍山路118号。原名汇山公园,租界当局建于1917年,占地3 700平方
                    米。二战期间,欧洲犹太难民经常在此休息聚会。1944年7月16日晚,上海

                    犹太社团在此举行报告会,纪念赫茨尔博士逝世40周年以及比亚利克和雅布
                    延斯基两位已故犹太名人。1947年4月22日,约8 000名犹太人聚集在汇山公
                    园,抗议巴勒斯坦的英国当局绞死 4名伊尔贡组织成员。这次集会是上海犹太

                    社团近百年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政治性活动。1994年4月19
                    日,虹口区政府在公园内树立“二战期间犹太难民纪念碑”。

                        3) 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JDC)旧址
                        1914年,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成立于美国纽约。1938年欧洲犹太难民大

                    批进入上海后,该组织在霍山路119号—121号成立上海办事处,派常驻代表,
                    每隔一段时间写出反映上海犹太难民情况的报告,并在美国为上海犹太难民募
                    集了大量的捐款,几乎平均每月达3万美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JDC被迫于

                    1942年5月中断了对上海犹太难民的资助,同时其驻上海达标L.马高利斯也被
                    日本当局关进了集中营。1944年3月,经获释回国的马高利斯多方努力,在美

                    国政府的默许下,JDC恢复了对上海难民的资助。JDC上海办事处为一幢双门
                    面的假4层建筑,建于1910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建筑外观为
                    双毗连连续券柱式外廊建筑式样,立面对称,中部扁券,仅墙面砖砌有变化。

                    两侧连续券柱外廊,双联半圆券,券基为科林斯柱式。红瓦坡顶屋面,中部立
                    面高出屋面形成山墙,带巴洛克特征反弯曲线。青砖外墙,红砖带饰,扇形

                    木窗。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