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20

208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街并因其浓郁的中欧风情被称为“小维也纳”。1943年2月,日本占领上海当
              局在东起大连路,西至兆丰路(今高阳路)、茂海路(海门路)、邓脱路(今丹

              徒路),南至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这块约5平方千米的40个街区范围内建立
              了“无国籍难民隔离居住区”,大多数欧洲犹太难民被迫迁入“隔离区”内,

              直至二战结束。
                  2003年10月8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
              地使用、建筑管理)》,将提篮桥地区列为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以保存

              和恢复这里的犹太特色。风貌区特色以特殊建筑、里弄住宅和宗教场所为主,
              范围包括 : 保定路—长阳路—临潼路—杨树浦路—海门路—昆明路—唐山路—

              舟山路,用地面积2.6平方千米。
                  1) 摩西会堂
                  1907 年,上海俄犹租房建造了第一座会堂,并命名为摩西会堂(Ohel

              Moishe Synagogue)以纪念上海早期俄国犹太社区领袖摩西·格林伯格。20
              年代中期,由于上海的俄犹人数大量增加,原先的摩西会堂所租借的房屋

              无法满足他们进行的宗教活动需求,因而在 1927 年将会堂迁往虹口华德路
             (今长阳路 62 号)。欧洲难民来沪后,摩西会堂一度成为他们的宗教活动中

              心。同时,上海的锡安主义修正派成立的“贝塔”组织为新加入的讲德语
              的犹太难民青年建立了一个分部,分部就设在摩西会堂内,主要以德语开

              展活动。
                  会堂建筑占地1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筑主体部分3层
              高,局部4层,砖木结构,坐南朝北。建筑平面凸字形,主要建筑特色表现

              在: 除底层为假石墙外,其上部立面为清水砖墙。每一层楼面处均砌筑一圈
              砖叠腰,与两檐间粗细相通的同色砖带形成有韵律的水平装饰主体。会堂的

              门套和窗套、窗台均置有弧线,风格基本统一,但又各具特点,如大门上方
              有犹太教标志——大卫盾,而通往楼梯间大门的门顶部是半圆外又增多了一
              圈由几段正弧、反弧、直线组成的线脚,是典型的犹太建筑细部,而其纯线

              条的简洁处理又带有艺术装饰派的风格。顶部为四坡顶,用红色平瓦铺盖屋
              面,出檐很小,与下腰檐相当。会堂内部,底层为祈祷大厅,曾配有“塔木

              德”经书约柜朝向耶路撒冷,二楼与大厅相通,专门设立了供妇女单独礼拜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