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6
14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家庭伦理中一个重要的相通之处。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家庭意识一般都很强。无
论是中国家庭还是在犹太家庭,三世同堂和四世同堂的情况都十分普遍。相比
之下,基督教文化中家庭观念就比较淡薄。在中犹家庭观念中,长子的作用也
十分突出。犹太人历来注重长子的作用,长子的权利在《圣经》中就被加以肯
定。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长幼的区别也很突出。长子的地位仅次于父亲,
所以封建伦理“孝佛”并提,就是要人们树立尊敬父兄的道德风尚。
(2) 重视教育的作用,是中犹文化价值观接近的又一表现。犹太人历来十
分重视教育,千百年来,不管处境如何恶劣,他们的重教传统始终代代相传。
中华民族注重教育的传统也是源远流长。早在2 000多年前,杰出的思想家荀
子在《劝学》中就系统地阐发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后,历朝历代注重教育一直
兴盛不衰。当然,除了中犹两民族外,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很重视教育。
我们这里要研究的是,中犹两民族的教育价值观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相同之处。
下面试举两例。一是重视知识教育。犹太人十分重视实际知识教育。他们有
一句名言“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在犹太家庭中,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父
母可以不惜倾家荡产。犹太人中的识字率不论古今都一直是很高的,即使在中
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犹太人中文盲也很少。在中国,知识也一向被当作万能
的法宝,古人云“人有知学,则有力量”“书乃随身之宝”“家有万金,不如藏
书万卷”都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二是重视德育。犹太教育把德育放在重要
8
位置。《旧约 : 利未记》号召人们“要爱人如己”。 这种以善为根本的宗教观
念,成为犹太人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规范。希伯来儿童从小就接受这种德育教
育。中国重视德育的传统也由来已久。孔丘可谓是中国古时推行德教的一个
典型代表。他提出的德育内容,可以用“仁”“德”两个字来概括。孔丘的这
种思想在我国的影响很大,在二千年封建社会中基本上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伦理
教育。
(3) 善于经商理财,是中犹两民族经济文化的相同之处。犹太人是有名的
理财家,他们的经商才能早在欧洲的中世纪就已很有影响,当时“犹太人”和
“商人”几乎成了同义词。同样,中国人的经商才能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大,
8 参见圣经《旧约: 利未记》。